台灣經濟

柯文哲「開證明打違建」台中也有感

【大紀元2015年09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呂文馨台北報導)北市府打擊違建新政,規定9月1日取得使用執照的新屋,買賣須附建築師鑑定「無違建證明」,雖建築師表明很難配合,但北市挑高夾層與頂加等房價下跌一至二成,連台中的投資客也擔心,傳出降價求售,北市打違建的外溢效應值得觀察。

該項新措施未演先轟動,房產投資客「帥過頭」質疑這項政策不可能做到,並打賭100盒蛋黃酥,但柯文哲回嗆「快送來吧」,「已編列預算並確定執行!」展現決心,連投資名人也佩服。

柯文哲表示,對於違建,他一直在想根本的解決辦法,基於法律不溯及既往的概念,北市府內部也討論很久,決定從本月1日起杜絕新違建,將來在買賣的時候也要再次檢查,另外,他表示體恤民間需額外負擔費用,所以一開始的費用由北市府補貼。

台北市建管處查報隊分隊長馬清亮指出,既有的違建若沒影響公共安全,即拍照列管,可以正常買賣,不受新規規範。9月1日後完工、並取得使用執照的大樓,若建商不肯照辦,會被市府列為加強查驗對象。目前新制上路後,建管處核發2件新建案,違規申報數仍掛零。

北市頂加夾層 價格溜滑梯

據《住展雜誌》調查, 2015年9月後陸續完工的挑高夾層複層式樓板(不含樓中樓)住宅新案,台北市總計有58案,約1,919戶,銷售金額達631.4億元,占同期北市推案總量一成之多。

但在北市府先後頒布違建政策後,原本搶手的房型,價格明顯下滑。以公寓來說,實價資料顯示,今年北市備註有頂加、夾層、增建、外推的公寓,交易平均成交單價每坪54萬元,比一般公寓成交均價55.3萬元,低了1.3萬元。

電梯大樓更是明顯,過去頂加、夾層產品,通常比一般住宅貴了兩成以上,但今年北市電梯大樓備註有頂加、夾層、增建、外推的交易平均成交單價62.4萬元,反而比一般住宅便宜8%、5.3萬元。

卸責?建築師恐不肯背書

台北市實施「買賣須附3個月內有效之建築物無違建證明」新政策引起建商、建築師爭論,建商認為政府將把關的責任推給建築師,而有不少建築師提出質疑,從設計到完工的建築師,可以與出具無違建證明的建築師不同一人嗎?將來出問題,哪位建築師負責?

有建築師更批評:「錢少、責大,誰敢簽?徒增大家的困擾!」「要是我、一定不會簽。」質疑市府新規雖立意良善,但建築師不願背書的結果,執行成效恐還有待觀察。

柯P北市打違建 外溢效應

全國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張瀞勻指出,新政策對於原本看好投報率,買頂加或夾層來出租的投資客,都產生影響。因為過去柯P在執行違建頂加即報即拆的作風,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根據台中店頭回報,柯P雖然在台北打違建,但在台中當地也有感,雖然台中市府未針對住宅違建表態跟進,但首波將針對違建工廠即報即拆。預期效應所及,近期挑高夾層、頂樓加蓋已有傳出案例,有些屋主寧願少賺一點,也希望可以快點轉手就好。

留意建商暗示「可違法使用」

對於消費者而言,是否是接手的好時機呢?房產名人Sway在臉書上撰文表示,不對的產品就是不對,呼籲民眾別買。他批評建商賣此類產品時,會暗示消費者可做違法夾層,房屋賣特別貴,公設比超級高,結果「賺錢賺走的是建商,違法的是購屋者,還申訴無門。」

他說,建商暗示消費者可以怎樣違法使用,就是不對!他建議消費者,如果已經買了,也別做違法裝潢,或者偷偷使用,否則得祈禱建商沒有偷工減料,「不會因為地震而讓你家出現危機」。◇

責任編輯: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