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最嚴厲措施啟動 股指期貨成交減九成

【大紀元2015年09月07日訊】9月7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中金所)最嚴厲控制措施實施首日,股指期貨三大主力合約成交銳減為9月2日數據的10%左右。

據陸媒報導,當日截至收盤,滬深300主力合約IF1509成交3.81萬手,上證50主力合約IH1509成交1.66萬手;中證500主力合約IC1509成交1.17萬手。和9月2日數據相比,今日滬深300主力合約IF1509成交量均下降超過90%。

中金所在9月2日晚出台了一份空前嚴厲的限制措施。即自9月7日起,單個產品、單日開倉超過10手即構成「日內開倉交易量較大」的異常交易行為;非套保保證金由目前的30%提高至40%、套保由10%提高至20%;平今倉手續費標準由0.015%提高至0.23%;加強股指期貨市場長期未交易賬戶管理。

此前,中金所自8月26日起將非套保賬戶單個產品、單日開倉從1500手縮減至600手,隨後又在8月31日減至100手。

據報導,7日期現市場指數走勢出現差異,其中滬深300主力合約IF1509上漲2.22%,而滬深300指數則下跌3.43%;另兩個合約雖然最終呈現同漲同跌,但相差幅度較大,其中上證50主力合約IH1509下跌0.37%,對應的上證50指數下跌4.89%%;中證500主力合約IC1509收漲7.64%,而中證50指數上漲僅0.34%。

此前9月5日,大陸新浪網等多家媒體和論壇轉載了財經人士金酉在《中國基金報》上的文章。文章稱,中金所嚴厲的新措施是「自殘」行為,中國股指期貨其實已經「廢了」。

9月3日,東方財富網、今日頭條等大陸網站和論壇紛紛議論關閉股指期貨的後果。文章認為,如果關掉股指期貨,或許就可以平息有關「股指期貨導致股市下跌」的憤怒。

此前8月下旬,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姝威曾撰文稱,有人利用股指期貨惡意操縱中國股市,必須暫停股指期貨交易。

有陸媒曾報導,本次大陸「股災」存在一種甚至多種勢力的惡意做空。

責任編輯:李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