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監擬推熔斷機制 升跌7%即停市防崩盤

人氣 1354

【大紀元2015年09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洋報導)中國股市跌跌不休,週一(7日)A股再跌2.5%。日前中證監才表示會研究制定指數熔斷機制(停市機制),週一晚其就引入指數熔斷機制公開徵求意見,顯示救市迫切。該機制以滬深300指數為基準,當日升或跌幅達到5%即停市30分鐘,升跌7%則會全日停市,不過,市場分析稱,成熟市場慣用的停市機制不一定在新興市場奏效。有業內人士認為,效果可能會令市場更加波動。

中證監旗下的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中金所)週一晚發出通告,擬在保留現有個股漲跌幅制度(10%)前提下,加入熔斷機制。據通告介紹,指數熔斷機制將以滬深300指數為基準,當日漲跌幅度達到一定水平時,暫停交易所有股票、基金、股票期權、股指期貨等。

升跌7%即全日停市

機制將分5%及7%兩級水平,每日每級熔斷最多僅觸發1次。其中,當升或跌幅達到5%,大市暫停交易30分鐘,之後繼續當日交易;全日任何時段升或跌幅達到7%,或收市前半小時內升或跌幅達到5%,則會暫停交易至收市。公開徵求意見將於9月21日截止。

另外,開盤集合競價階段不執行熔斷,如開盤時指數已觸發5%熔斷,將於9時30分開始暫停交易半小時,如果開盤指數觸發7%熔斷,則9時30分開始暫停交易至收市。至於午間休市時段並不計入熔斷時間。

中證監意見稿稱,A股以中小散戶為主,升跌波動大,因此停市機制有利抑制過度交易,穩定市場情緒,使投資者有更多的時間,進一步確認當前的價格是否合理。

那麼,新機制對大陸股市能否奏效呢?

專家稱新機制未必奏效

彭博經濟學家陳世淵對香港《信報》表示,停市機制為國際慣例,對穩定市場有積極作用。但以滬深300指數作基準則較保守,當跌幅達7%時,大部份股票已經跌停。根據彭博數據,滬深300指數今年升或跌逾5%共22次,並大多發生於6至8月。

報導引述瑞東董事及首席中國經濟師王致翔的話亦稱,A股為典型的新興市場股市,本身具有波動大的特徵,成熟市場慣用的停市機制未必奏效,短期無法增加市場信心。不過可試一試。他指出,倘若惡性高頻交易導致A股大起大落,這個機制確實可發揮作用;但如果市場並非充斥惡性交易,該機制或反而打擊良性的流動性。

中國銀盛財富管理首席策略師郭家耀認為,A股由散戶主導,波幅本身已經很大,個股容易升停或跌停。在新的熔斷機制下,散戶可能因憂慮停市無法出貨,會加速拋售,令大市更快觸發熔斷,反而加劇市場波動。

事實上,A股經常大起大落,如果以收市變幅估計,從今年6月8日滬深300指數見頂至週一的逾60個交易日,就有12次符合停市機制,平均每5個交易日觸發一次,且其中未計及開市期間升或跌逾5%的交易日。

與國際其它成熟股票市場比較,美國股市,標普500指數下挫7%或13%才會停市15分鐘;當指數跌至20%才可全日停市。至於歐洲、日本、韓國及港交所擬推行的停市機制,只限於個別股票短暫停止買賣,或在限制價格範圍內買賣,不涉及停市。

有報導指,相比之下,中證監推出的停市機制顯得甚為嚴厲,是否奏效仍有待觀察。

責任編輯:蔡致信

相關新聞
股市上演拔河賽 股民給北京閱兵潑冷水
A股大跌基金出逃 七八月私募頻清盤
IMF:中國經濟放緩廣泛影響比預期更嚴重
劉孟奇:中共經濟管理能力神話破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