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傳說

韓湘子十二度韓愈(13)林學士賀三喜

韓愈壽辰之日,韓湘不請自到,為叔父賀壽也是天經地義之事。因韓湘修道有成,早已脫了俗胎,變化自如,即使站在韓愈面前,他也不認得那是自己的親侄兒。

韓湘敲著漁鼓唱著歌:「明月杖頭懸,論清閒,誰似俺。蒼松翠柏常為伴。」他大大咧咧地坐進酒席,對諸人說道:「列位大人,貧道稽首了。」林學士慌忙起身出席還禮。韓愈悻悻地說:「親家!是哪一位宰官公子來賀壽,需要勞煩大人出席迎接的?」林學士說:「當然是和這位道人見禮呀。」

林學士見韓愈不高興,就對他說:「親家公,今日有三喜。你可知道?」韓愈搖搖頭說「不知」。林學士說:「這三喜嘛,一來是親家在南壇祈雪成功,解了這旱災,皇上龍心大悅,升親家為禮部尚書;二來,親家今日壽辰,親王國戚、五府六部、九卿四相、三法司、十三道、十八學士、二十四監,都來為大人賀壽,這是二喜;這三來嘛,諸位大人剛賀壽完畢,就有神仙唱著『明月杖頭懸』走進來,難道這不是第三喜嗎?」

韓愈說:「他就是一個道童,怎麼一轉身就成了神仙了?」林學士說:「親家,此言差矣。你可知這『明月杖頭懸』是什麼意思嗎?明,就是日月並行,晝夜不息;杖,就是老人拄的拐杖、和尚拄的禪杖、老子拄的仙仗;懸,就是掛的意思。昔日,老子將『明月』二字摘下來,懸掛在杖頭上,騎著青牛出函谷關。因他留下五千言,引出歷代很多向道之心。」說罷,林學士就吟出一首詩,稱讚「明月杖頭懸」的妙處:「明月杖頭懸,逍遙出洞天。青鸞飛宛轉,白鶴舞蹁躚。」

韓愈說:「你這道童也太不識時務,不知進退。前日祈雪,我特別上奏皇上,為你討旌賞,你卻再三拒絕。今日我辦酒席,來的都是天子門客、皇王駕下的大臣,你在這裡隨便,哪能容下你這個出家人?你難道不知道,天下的和尚道士都還要我禮部關照、頒發度牒嗎?即使你是道人,也得歸我禮部來管。」

韓湘說:「韓大人可不要講狂言,雖然天下僧道都歸禮部管轄。但貧道可是王母蟠桃會的仙客、玉皇大殿中的內臣。自古,人爵不如天爵尊貴,大人如何能管得了貧道呢?」

韓愈說:「你明明就是一個貧嘴的叫花子,快點走吧!」韓湘道:「古代聖賢也曾化飯,大人怎麼叫貧道不要化齋糧?」韓愈問:「你何時見過聖賢到處討飯的?」韓湘答:「昔日,孔子就領了三千子弟、七十二賢,周遊天下,在陳絕糧,那時聖賢沒有去要飯吃嗎?」

韓愈又問:「那你說,天地之間何為道?何為人?」韓湘說:「能包羅萬象運化萬物即為道,身在虛空就是人。說起人這個字,普天之下,也沒有一個。」韓愈一聽,訕笑道:「諸位大人聽聽,這道童就是一個瘋子。」韓湘說:「我不瘋。」

「你不瘋?滿席之間盡是朝中的王公貴族,這麼多人在這兒,你要不瘋,你怎麼說這天下沒有一個人呢?」韓愈反問道。

湘子回答說:「人雖然有,但都是假人。」話一出口,滿席譁然。韓湘接著說:「我來無影,去無蹤,散而成氣,聚而成形。海枯石爛,對我也只是瞬間;閻君鬼判,對我也拜伏下風。貧道豈不是真人?若說眾人,活著一口氣,能為世俗千般勞苦、萬般營營,一旦沒了這口氣兒,萬事都會化為烏有。縱是一身榮華富貴、顯赫聲名,但哪個能人能為自己再接上一口活氣兒?難道不是假人!」這番話,說得眾官啞口無言。@#

(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