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

悟空的無畏之心

悟空的角色,在《西遊記》中是最引人注目的。哪一集沒有他出現,似乎這一集就沒有了生氣,顯得黯然失色。這大概是因為悟空有著其他人所沒有的特質。比如悟空沒有我們常說的人情世故(也不是一點沒有,至少他還惦念著自己花果山的一幫猴子);做事不考慮後果,只要是妖精就一定要除掉,甚至連自己的生命也不顧惜。原因與自己吃了仙丹蟠桃之類的仙藥,已煉成金剛不壞之體有些關係,但不是全部,即使真的威脅到自己的生命,悟空大概也是無畏懼的。

《西遊記》記載,如來道「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釋教,且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

初看此段,悟空竟為「鬥戰勝佛」,一個鬥字,難道悟空還有爭鬥心不成?悟空不是成佛了嗎,怎麼還有人心。後來才明白,人的語言有時候太蒼白,很難將神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悟空開始時是有爭鬥心的,這是練武之人的通病。隨著取經路上的慢慢磨煉,悟空已將爭鬥心去掉了。

去掉之後。是一種甚麼狀態呢?就是在邪惡的魔面前,有無畏之心,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衛這個宇宙中正的東西。這在《西遊記後傳》中表現的淋漓盡致,悟空是要捨棄自己來成全宇宙的。

這就是將爭鬥心昇華,轉成了無畏之心,當時的吳承恩用「鬥戰勝佛」來形容悟空的果位,其實他就是一個擁有無畏之心、隨時可以捨棄自己的生命來維護宇宙安全的護法神。@#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