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綠立委提廢國父像惹議 蔡英文:設溝通機制

【大紀元2016年02月24日訊】民進黨立委高志鵬提案廢除機關學校內懸掛國父遺像,以推動轉型正義,引發爭議。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2月24日表示,民進黨對於議題設定應有整體戰略思維,對於政治敏感度高或重大政策議題,應透過內部溝通機制,設定完整作法與步調,讓外界看見整體問政節奏感。

高志鵬近日提出《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總統副總統宣誓條例》及《宣誓條例》等修正草案,要求廢除機關學校內懸掛國父遺像等規定,希望未來元首或一般民眾不再向國父孫中山的遺像行禮。對於綠委提廢除國父遺像的提案,立法院長蘇嘉全表示,尊重立委的想法與討論結果,相信立委們會有智慧來討論。

對於綠委提廢除國父遺像的提案,立法院長蘇嘉全表示,尊重立委的想法與討論結果,相信立委們會有智慧來討論。(陳柏州/大紀元)

高志鵬表示,孫文到底是不是臺灣2,300萬人的國父,還有待討論;臺灣從沒任何法律定義「誰是國父」,國父遺像存在本身就是封建象徵,修法只是讓孫文回歸正常歷史定位,不必繼續洗腦下一代。

國民黨代理主席黃敏惠今天(24日)說,綠營立委提案廢止國父遺像,對於中華民國來講是非常嚴重的問題,「簡直就是消滅中華民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轉型正義列為五大政策核心,但綠營提出一連串爭議法案,到底是轉型正義,還是轉型仇恨?請蔡英文說清楚,「轉型正義不能淪為廉價的政治口號」。

民進黨發言人阮昭雄24日轉述黨主席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中常會上的談話表示,新國會第一會期已開始,這是民進黨第一次掌握國會多數,社會對於我們如何善用優勢,達成政策目標、推動各項改革有高度期待。既然黨團已提出優先法案清單,就應以優先法案為核心,全力推動社會關注的重要立法。

蔡英文也提到,近來黨籍委員針對個別議題的問政,展現了新國會的活力,這些主張和提案也應該被尊重,但民進黨做為國會最大黨,對於議題的設定,也應該要有整體戰略思維。她說,對於政治敏感度高或重大政策議題,應該透過黨團會議或內部政策機制,讓更多人一起討論,設定完整的作法與步調,讓外界看見黨團整體問政的節奏感。

蔡英文希望,未來立院黨團建立政策的內部溝通機制,中央黨部的政策會與智庫,也應該跟黨團建立重大議題討論的機制,以整體運作方式達成政策目標。雖然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常會中並沒有明確提到哪個立委提案為政治敏感度高議題,但外界認為對廢除國父遺像提案喊話的意味濃厚。#

責任編輯: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