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有報

陳封翁厚德施金得福報

(fotolia)

孔子在注釋《易經》的時候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善之人,所得善報自己受用不完,餘慶會遺留給子孫;反之,積不善之人的餘惡也會殃及後代。茲選取古籍中的故事譯文,希望能夠對讀者有所啟示。

陳封翁厚德施金

山西的陳封翁,是內閣大學士文貞公的祖父。家貧,以教書謀生。年齡到了四十,將這些年所積攢的教書錢,一共四五十兩碎銀子,熔鑄成十餘枚小錠,每天夜裡燈下,一一把玩摩挲,聊以自娛自樂。妻子曾經開玩笑嘲弄他,可陳封翁也不以為意。

村裡有某家大族之子,生活困頓窘迫無法自存,平素窺知老翁的積蓄,曾經埋伏在窗下窺伺,預謀偷竊,但苦於找不到良機。一晚,妻子開門上廁所,某子乘機潛入房內,熟知老翁積蓄素來藏在床褥之下,急忙探手暗中摸索。老翁還未睡熟,覺察有人用手觸摸他的衣服,起來忙就著炕前火爐取火燭察看,見到是某子,大驚,仍舊熄滅火燭,低聲問道:「你何故在此?為何做這樣見不得人的醜事,給你的宗族丟臉!」某子既羞愧又害怕,答道:「年關了,饑寒交迫,被逼無奈才做出此事。」老翁說道:「你別說了!」於是取出自己積蓄的銀子全都交給了他,擺著手命他道:「趕快走,好自為之。我不會把今天的事說出來。」某子惶恐不安地叩頭謝恩,匆匆拿著銀子逕自離去。

老翁見他走了,於是大聲呼喊:「有賊啊!」妻子聽到急忙返回,問道:「怎麼回事?」答道:「剛才有賊入室,已經驚慌著逃走了。不知道丟失什麼東西了嗎?」命妻子點上火燭四處察看,單單丟失了積蓄的銀子,妻子臉上變色不停懊悔埋怨,老翁稱道得失有命,反而好言安慰她。當時老翁正苦於沒有後嗣,過了不久,妻子忽然有了身孕,接連生了幾個兒子,家境也越來越富裕。

某子自打得到銀子後,勤儉經營,居然成為小康之家,娶個妻子也很賢慧。某子經常對妻子講述往事,想要報答老翁夫婦,苦於沒有適當機會。

等到臨近秋收的時候,某子夜晚防備盜賊盜割莊稼,起來四處巡查。當時月明如晝,看見兩個人躡手躡腳的行走在阡陌之間,他懷疑是偷盜瓜豆的小偷,姑且屏住呼吸暗中觀察。只聽到兩人嘀嘀咕咕小聲說話,一人說道:「在這裡。」另一個人爭執道:「錯錯,我勘察得最準確!應該在那處不在這裡,你如果不信,請試著折斷樹枝插在那處,十天之後,如果不枯萎,便知真假。」先前那人說道:「好吧。」又比對著走了好幾步,將樹枝插在地上後方才離去。

某子知道二人是風水先生之輩,急忙尋找到二人插樹枝的地點,正是自己最近購買的土地。留心查驗,果然十天樹枝不枯,大喜。和妻子商量,想要把父母葬在此處。妻子說:「我們這樣的小人家,突然得到這塊吉地,恐怕無德承受啊!你不是曾經說過想要報答老翁的恩德,聽說老翁父母的墳塋葬地很兇險,將要改葬他處,不如將這塊吉穴相贈與他,咱家父母的墳墓就依附在他家的旁邊足矣。」某子說道:「你的主意很好,但老翁是厚道的長者,我們明著說相贈,他一定不肯接受,這可怎麼辦?」夫妻沉思良久,某子忽然跳起身來,拍著妻子的後背說道:「我想到辦法了。老翁以前埋葬父母,挖掘的墓穴很淺,這是我親眼看到的。不如趁著夜深人靜,你和我偷偷為他遷葬,再把我的父母葬在旁邊,仍舊將他舊的墓穴填好,不讓他知道,這樣不也可以嗎?」妻子說道:「很好。」於是,按照某子的部署實施完畢,而老翁果然沒有覺察到。

來年,大學士文貞公出生,後以年少登科甲、躋身顯赫之列。老翁活到百歲的時候,尚且身體安康,矍鑠異常。每到春秋祭祖,還在舊的墓穴舉行,大凡精通風水的人,都稱此地的子孫後代不應當發跡。又有為老翁出謀劃策的人,稱某子家的某處地點是塊風水寶地,如果改葬,沒有比這更好的地方了。老翁也想得到這塊吉地,因為從前的往事恐怕某子介懷,反而羞於啟齒。後來另外選了很多地點,都說不吉利。不得已,托人向某子示意,某子笑道:「正如老翁所想,小子已經代老翁改葬好久了啊!」於是婉轉向來人告知事情的始末,托他向老翁轉達。老翁感激不已,前往致謝,想要用重金來酬謝某子,某子堅決不受。再請風水先生親自觀看,都說這確實是塊風水寶地,葬此地的後代有封侯拜相的福蔭。於是重新採石裝修祖墳,封閉墓穴,氣象更加尊貴萬千。不數年,大學士文貞公晉為內閣宰輔,果然如風水先生所言。(《里乘》)@#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