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出走!「台灣義築協會」帶領大學生蓋房子

台東富山村多元閱讀亭建造過程。(台灣義築協會提供)

人氣: 18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6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一群大學生勇敢的走出校園,出走!是對社會最直接的關懷。如同醫師有義診,建築也有義築,「台灣義築協會」召集了一群理念相同的志工和大學生,一起進入偏鄉和社區,建造出具實用性的房子,或藝術浪漫的社區景觀,甚至結合科技應用所長,每一次專案所要呈現的結果都不一樣,但唯一相同的是,他們在一起完成一件件有意義的事。

「台灣義築協會」於2009年成立,迄今已7年,成員多數來自交大建築所師生,建築所教授許倍銜、義築協會理事長侯君昊和執行長簡志明是三位重要的核心人物,他們一起推動著相同的理念。

近年來,在交通大學掀起一股「建築實作課程」的選修熱潮,來自各大學的學生踴躍報名,經過溝通面試,在義築協會的帶領下,前往偏鄉和農村,捲起袖子蓋房子,許倍銜教授說,原本以為實作課程會嚇跑學生,日後沒人敢再選修,沒想到卻越來越熱門,每梯次報名超過一百多人,學生的熱情讓他很感動,也看到很不一樣的年輕人。

小朋友坐在閱讀亭裡聽故事和玩遊戲。(賴月貴/大紀元)
小朋友坐在閱讀亭裡聽故事和玩遊戲。(台灣義築協會提供)

「人道建築」融合大自然元素

為了切合使用者的需求,義築協會採用參與式的設計和共同協助,開始建造前,志工們就進到部落居住,融入當地生活,經過數月的相處和溝通,才開始動手做,因為是一起參與建造出來的建物,所以居民特別喜歡和珍惜。

除了有形的建物之外,建築同時傳達了對社會人文的關懷,與融合大自然的元素,「人道建築」看似一個烏托邦理想,其實在歐美已行之有年,義築協會在尼泊爾、台灣的台東部落等地都有很好的成果,打造出閱讀亭、書屋等建物,執行長簡志明說,所謂「人道建築」是就地取材,以簡單的工法,最適合人居住且符合大自然的建築方式,讓當地居民都可以參與進來,共同完成。

南投雙龍部落傳統竹編教室。(賴月貴/大紀元)
南投雙龍部落傳統竹編教室。(台灣義築協會提供)

創意設計 峨嵋湖光造景超夢幻

2015年在峨眉鄉湖光村,義築協會也交出漂亮成績單,費時5個月打造出「line one」、「映韻」、「織竹」、「傳青」與「有閒」5件竹構築,造型令人驚艷,也為傳統客家農村注入活力。

許倍銜說,義築不是到偏鄉幫忙,而是到各角落向居民學習合作蓋房子,參加的學生跨領域來自建築、土木、應用化學、人文社會和電子電機等系所,材料以當地的桂竹為主,由竹藝師教學生剖竹、去青、上油、烤竹等傳統工法,學生也運用建築工法與科技,結合彩色LED燈報時功能,打造出美麗夢幻的湖光社區景觀藝術,讓當地居民很感動。

南投雙龍部落傳統竹編教室施工過程。(賴月貴/大紀元)
南投雙龍部落傳統竹編教室施工過程。(台灣義築協會提供)

農業結合科技 師生發揮所學

許倍銜也透過「智慧生活與場域」課程,將科技與農業結合,幫助農友建構一個網室建築,由建築、機電和物聯網三大部分組成,如峨眉鄉的「傳青」構築,就是這樣的產出結果。

峨眉鄉的「傳青」構築,「建築」的部份以天然的竹子材料做為主體,內部空間用以栽種蔬菜,也做為生態教育,在夜間則提供景觀燈光;「機電」的部份包含了感測系統和控制系統,用以控制澆灌和燈光;「物聯網」的部份則整合雲端伺服器、感測資訊和手機上的APP,遠端控制環境和農作狀態。也透過物聯網的資訊架構和智慧,輔助農村和城市的契作關係,期望透過這樣的整合性系統,為農村注入新的力量。

新竹縣峨眉鄉農村竹構築「Line One」(諧音來玩)。(賴月貴/大紀元)
新竹縣峨眉鄉農村竹構築「Line One」(諧音來玩)。(交大義築實驗室提供)

獨一無二的教學 創造良善循環

義築協會理事長侯君昊讚揚許倍銜教授的教學方法獨一無二,他說帶領學生到社區義築,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讓學生面對社會貢獻一己之力。

讓侯君昊很感動的是,學生願意走出生活舒適圈,住在偏鄉部落,有時也在學校打地舖、洗戰鬥澡、吃簡單的食物,好幾個月過著克難的生活,手磨破了皮,卻仍笑嘻嘻地努力工作,甚至挑燈夜戰的加班,這種精神讓人好感動,也感動了居民主動送茶水、送食物。

義築是結合社區營造、企業的社會責任、大學師生和專業建築人士等,讓建築、土地、環境和人形成良善循環,共同創造美好,協會目前不論在資金、人力和技術方面都不虞匱乏,他們的精神吸引竹編工藝師、地方建材行、附近的五金材料行和人力資源自動投入,侯君昊笑著說:「也許是一股傻勁吧,堅持做對的事能感動人!」他是這麼相信的。

新竹縣峨眉鄉農村竹構築「映韻」。(賴月貴/大紀元)
新竹縣峨眉鄉農村竹構築「映韻」。(交大義築實驗室提供)
學生正在學習竹編。(賴月貴/大紀元)
學生正在學習竹編。(交大義築實驗室提供)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