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采風

淺說端午

彩墨畫:端午節吉祥。(孫明國/大紀元)

五月五 過端午

賽龍舟 敲鑼鼓

包粽子 插艾蒲

悼念屈原也祈福

喝雄黃 把蟲除

取井水 正中午

立雞蛋 莫心浮

端午習俗傳千古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兒時的順口溜將思緒帶到了童年記憶中歡樂的端午佳節。粽葉飄香特別引人垂涎,早年,物資豐裕不比今日,一般也只有在端午節能吃到粽子,孩提時,自元宵節過後就盼著端午節的到來。

每年黃曆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本名「端午」。「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歷史上西晉「除三害」的周處著書《風土記》,現在流行的習俗比如除夕、端午、七夕、重陽等習俗來源多根據此書記載。

時值端午佳節,粽葉飄香,特別引人垂涎。(Akhararat/大紀元)

端午節在中國由來已久,可上溯至春秋時代。「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有二十多種,在各地有各種傳統別稱,包括「端陽節」、「重五」、「龍舟節」、「龍船節」、「雙五節」、「肉粽節」(閩南地區使用)、「粽子節」、「艾節」、「夏節」、「蒲節」……等。

龍舟競渡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作為祭水神儀式中附娛樂性的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而在不同的地方,龍舟競渡則有不同寓意,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楚國人為了紀念投江自盡的屈原。

端午節划龍舟不失為很好的一項水上活動。在台灣,有龍舟點睛開光儀式,初五龍舟下水前要敲鑼、打鼓抬龍舟到河岸,沿路都有民眾燒香禮拜及放鞭炮,巡行後龍舟便入水比賽。

食粽

晉代即已把粽子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吃粽子成為全國性風俗。竹葉裹糯米粽,可以吃甜也可以包鹹,還有鹼水粽,內容各異;形狀一般常見的有錐形、斜四角形與長四角形等。

各地口味不同,粽子內餡也多式多樣,萬變不離其宗,糯米和豬肉還是主要原料。吃粽子也有講究,熱騰騰食之口感最好,再配上一杯熱清茶或涼拌蔬菜,有助消化、解膩。粽子熱量高,一次不宜多食,尤其腸胃較弱者與孩童宜節制。

現在在台灣,粽子一年四季都有、隨處可見、隨時可以吃到,不限端午節,而且深受歡迎。包粽音同「包中」,學生考期,長輩、親友會包粽子、買粽子或送粽形飾物祝其「包考中」;政治人物選舉時,也有食粽、持粽表示「包中」。

避邪驅瘟

黃曆五月,時令入夏,各種生物包括毒蟲、病菌都開始活躍起來,是五毒(蛇、蠍、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古人稱「惡月」、「百毒月」,五日是「惡日」,為驅邪、避禍、去五毒,家家戶戶於門框兩側插上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和龍船花,這五種植物稱為天中五端,以避邪驅瘟和逢凶化吉。菖蒲狹長的葉片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滅蟲、殺菌的藥物;艾草的莖、葉都含有奇特的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

民眾在家門口放置艾草、 香茅及榕樹葉避邪。(蘇玉芬/大紀元)

端午節亦流傳灑雄黃水、飲雄黃酒、佩香囊的習俗。民間認為雄黃酒可以驅妖避邪,形成端午節飲雄黃酒風俗,家長並以雄黃酒塗抹在兒童面頰、耳、鼻,或在額頭寫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

古人佩香囊的習俗起源甚早。香囊俗稱香袋、香包、荷包,是一種裝有香料的小囊,佩戴於身,取其芬芳並作為裝飾。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形形色色結成一串,清香四溢。民間有「帶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

端午節 香包(王嘉益 大紀元)

午時水

端午節台灣有「打午時水」的風俗,午時指上午11時至下午1時的兩小時,正午即12點正。台灣民俗稱端午節的午時水是純陽之水,古早人認為用端陽午時打上來的井水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用午時水加雄黃洗澡,那一年入夏不會生痱子,外出不會被蛇咬;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洗午時水,無肥亦水(美)」、「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但也有的地區忌諱喝端午節的井水,謂避井毒,俗傳此刻天神降毒水,不宜汲用。

民眾在取午時水活動前,先祭拜水神。(龍芳/大紀元)

立蛋

此外,每到端午正午12點時,人們爭相立蛋,據說端午節陽氣最盛,俗信平日不易豎立的雞蛋此時便可直立在地上;同理,繡花針也可以浮在水面上。端午節立蛋,孩子們都興致勃勃想要一試,立蛋成功多麼風光,好不歡喜!

端午節 立蛋(王嘉益/大紀元)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重要節日之一,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為紀念屈原,也稱作「詩人節」,各地過節習俗雖略有不同,無論是為紀念忠君愛國的屈原也好,或是伍子胥、介子推、曹娥、鄭成功也好,或是民國以後增加的秋瑾也好,都承載著神州大地特有的神傳文化,連繫著華夏子民的歷史感情,豐富著中華民族的生活內涵,淵遠流長!

責任編輯: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