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

美國生產效率下降 專家:企業不投資

【大紀元2016年0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良克霖編譯報導)根據美國政府的最新數據,現在美國員工的生產效率創下1970年代以來最低水平。 在1990年代,生產效率平均每年增長2.2%,到本世紀初期時更達到每年2.6%的增長。從金融危機開始,生產效率的增長回落到了每年1%左右。但現在更糟糕,今年4月至7月的生產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5%。

有人說是社交媒體造成的,理由是員工也許工作很努力,但他們上班時在臉書或推特上花的時間對美國經濟幫助不大。

經濟學家皆認同美國的生產效率正在驚人地下跌,但原因眾說紛紜,也不清楚該如何改進。有兩個最主要的觀點認為,要設法讓企業投資更先進的設備;或修改統計生產效率的方法,以及包括智慧型手機對經濟的貢獻。

企業不投資

現在企業擁有的現金接近歷史最高。當經濟健康時,企業通常會在工廠、設備和研究等方面投資。但企業現在要不把錢存在銀行裡,就是回購自家的股票。這些對經濟都沒有什麼貢獻。摩根大通銀行全球首席戰略師凱利(David Kelly)說:「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缺乏企業投資。」

她認為,1990年代和本世紀初期時的生產效率增長是因為企業在新技術上投資,改進工廠和生產流程。這樣工人能夠生產更多的產品和服務更多的人。

現在企業有很多原因不投資。一些人歸罪於美國的總統大選。據美國商業經濟協會今年夏天的調查數據,62%被調查的經濟學家說「選舉結果的不確定性」妨礙了經濟增長,因為企業對投資未來很謹慎。

怪罪監管和美聯儲

加州路德大學(California Lutheran University)經濟學家沃特金斯(Bill Watkins)說,遵守更嚴格的法規導致成本增加,因為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卻對產出沒有正面幫助。

美聯儲也是問題之一,接近0%的超低利率從金融危機的2008年持續到現在。按理說,企業應該願意借錢花在新項目上。但經濟學家說,由於利率低,股票和美國債券都大漲,企業更願意把錢投在金融市場而不是工廠。

生產效率數據或許有缺陷

最後一種理論認為,美國員工也許工作更勤奮,但政府的統計數據有缺陷。要計算一個工廠的工人的生產效率很容易,但要計算從事社交媒體工作的員工的生產效率就比較困難。

正如投資公司聯博(Alliance Bernstein)最近發布的研究報告所說,美國大部分的新工作都在服務業,而不是製造業。要計算服務業的生產效率更難一些。

這也許與iPhone有關。巧合的是,蘋果公司的第一部iPhone在2007年面世,這一年美國生產效率開始真正地下降。凱莉說:「我可以用智慧型手機做我父母那代人無法想像的事情,但這些幾乎都沒有在計算生產效率的產出中反映出來。」#

責任編輯:黃小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