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共央企上市子公司靠賣兩套學區房保殼

近日,一家央企下屬子公司因虧損嚴重,計劃出售兩套學區房,總房價將能夠抵消虧損額。(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大紀元2016年09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一家中共央企上市子公司由於長期虧損,面臨退市風險。但是近日該公司正著手出售兩套北京學區房,並可能藉助售房款保住上市公司的資格,令人感嘆大陸房價漲勢驚人。

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ST寧通B)9月20日發布公告稱,公司以公開掛牌方式,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轉讓北京市西城區槐柏樹街11號樓②-201、②-202 兩套房產,掛牌價格不低於經備案的房產評估價值。

這兩套擬轉讓的房產,建築面積分別為141.31平方米和141.60平方米,是2004年建成、同年購買的住宅用房,都在2層,當時是用於公司部分在京營銷工程人員辦公居住。

截至評估基準日2016年7月31日,中資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的評估價是2272.62萬元,即每平方米8萬元(人民幣,下同)。

但據房產界人士表示,這兩處房產相對較新,又都是學區房,如果在市場上正常出售,銷售單價都在每平方米10萬元以上。另有該小區居民表示,現在小區房子大概都賣到每平方米12萬元到13萬元了。

但如果按每平方米10萬元單價計算,這兩套房產的出售價格則會高達2829.1萬元。若以當初購入價7589元/平方米計算,增值幅度也超過13倍。

出售兩套住宅就能保殼

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ST寧通B)是央企普天集團的下屬子公司,連續兩個會計年度出現虧損,今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2110.91萬元,公司股票已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即使是按照評估價出售,兩套房產的總價也能夠抵消公司虧損,公司保殼的成功幾率就會增加。

保殼是指ST股(被特別處理或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上市公司)保住上市公司的資格。「殼」是指上市公司資格,大陸的「殼資源」價值很高,因為有了上市公司資格,就可以在股市圈錢融資。

企業依靠出售學區房保殼這一消息,引發社會熱議。有網民調侃說, 「樓市的虛火溫暖了脆弱的實體企業,創啥業啊,上啥市啊,做啥實業啊,都去買房吧。」

評論人士祁夢竹分析,企業依靠買房扭虧,是一件尷尬的事,背後折射出的問題發人深省。首先,在天價學區房、天價地王的背後,是大多數大陸民眾無法承受高房價之苦。

另外,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不盈利,需要依靠出售資產獲利,長期會陷入惡性循環——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熱炒樓市,同時實體經濟得不到有效發展,企業失去競爭力。

市場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有 600 多家上市公司的淨利潤不到 1000 萬元,如果按照上述兩套學區房的價格來計算,這600多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利潤還不夠在北京買套學區房。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房價畸形上漲,對實體經濟來說很可怕,很可能導致更多的資金脫實進虛。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大陸房價飆升起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中共將房地產投資作為拉動經濟的「三大馬車」之一(還有出口和消費),致使房地產成為大陸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價因此節節攀升。

中共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在大陸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64個,同比上漲的有62個;二手房價環比上漲的有57個城市,同比上漲的有53個。深圳、上海和北京的新房房價漲幅位居前列。

其中,深圳新房價格8月份環比漲5.2%,同比漲31.8%;二手住宅價格環比漲4.4%,同比漲30 .3%。新房和二手房漲幅均位居榜首。

責任編輯: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