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

湯森路透公布諾獎預測名單 兩華人在列

【大紀元2016年09月23日訊】諾貝爾奬得獎名單公佈之前,湯森路透 (Thomson Reuters)用以預測諾貝爾獎得主的「引文桂冠獎」(Thomson Reuters Citation Laureates)21日出爐,其中共有24位科研精英,其中兩位華人科學家位列其中。

據澎湃新聞報導,湯森路透是使用定量數據來分析和預測年度諾貝爾獎得主的機構。每年,湯森路透都會根據來自其引文數據庫 Web of ScienceTM的數據進行定量分析,以確定諾貝爾獎頒發的學科領域(即:醫學、物理、化學和經濟學)中最具影響力的科研人員。這些高影響力的科研人員會被授予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

這一獎項始於2002年,被授予「引文桂冠獎」的科研人員,同時也被預測為最有可能成為今年或不久後的諾貝爾獎得主。截止到2015年已成功預測了39位諾貝爾獎得主,被譽為諾貝爾的「風向標」。

今年的「引文桂冠獎」得主中,再次有華人科學家入列,包括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華裔科學家張鋒、及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盧煜明。

張鋒因其在老鼠和人類細胞中應用CRISPR-cas9 基因編輯技術獲此殊榮;盧煜明則因其在孕婦血漿中檢測到胎兒遊離DNA,取得了無創產前檢測的革命性成果而入榜,不久前他剛剛獲得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截至今年,共有8位華裔科學家曾摘得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首位獲此殊榮的華裔科學家錢永健(Roger Tsien)在獲獎當年(2008年)即得到了諾貝爾化學獎。

為什麽湯森路透能夠如此準確地預測出諾獎獲得者?這來源於湯森路透的諾獎預測方法,預測考察主要是四個步驟:

一、在不同領域中統計出科研人員30年內的總被引次數和高被引論文數。

二、評估該科研人員的研究內容,發掘被引頻次背後的特征。

三、識別重大研究成果的主要貢獻者。

四、參考同行的尊重與認可。

今年諾貝爾獎揭曉儀式將於10月3日起陸續舉行,各獎項的具體揭曉時間如下(北京時間):

生理學或醫學獎:10月3日17時30分;

物理學獎:10月4日17時45分;

化學獎:10月5日17時45分;

和平獎:10月7日17時;

經濟學獎:10月10日17時45分。

文學獎的揭曉時間尚未最終確定,但按照往年規律,文學獎當會在化學獎公布的次日揭曉,也就是10月6日。

責任編輯: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