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人物

淬鍊:世界冠軍吳則霖的咖啡人生(三)

手沖咖啡比賽。(Pixabay CC0 1.0)

續前文

練習場地塵埃落定

雖然二○○九年初次體驗比賽後,我信誓旦旦地要再參加比賽,但專利事務所的工作說忙不忙,也占去我倆大部分的時間。不過這次我有了上次的體悟,決定早一點開始準備,而且不管什麼冥想練習了,沒有實際多跑過幾次流程練習,再怎麼冥想都只能稱作幻想罷了。

但是跑流程對我來說可不是簡單的事情,我得先找到一個場地,備有比賽用的商用義式咖啡機,場地的配置也要和比賽一樣。桌子的高度,和評審之間的距離都要比照比賽。這樣的練習場地當時不多,透過阿彰,我認識了在景美夜市外圍開早餐店的簡嘉程,我都叫他簡哥。簡哥那年剛在木柵開了一間咖啡館,因為他自己也要參賽,所以在那間咖啡館的後方佈置了一個練習場地。

知道可以租場地練習之後,我簡直熱血沸騰。我在新店工作,下班回景美家裡快速扒完晚餐,載著練習所需的器材,再到木柵練習個一、兩個小時。這幾個地點離的都不遠,再加上除了我之外,還有其他選手一起在那裡練習,有人可以討論,有討論就表示有進步!

工欲善其事

場地搞定,練習用的咖啡機搞定,那磨豆機呢?我看了當時世界許多頂尖好手都是使用一款叫做Robur的磨豆機,就嚷著想要買一台,我覺得我只要買了這台要價不菲的磨豆機,我的咖啡就會變得好好喝。Chee考慮了很久,答應我買的時候只說了句「那這就當你今年的生日禮物」。這句話不是開玩笑的,因為之後開店我買的每一台磨豆機,都被她歸類在生日禮物,而不是生財器具。

Robur就和它當時的價格一樣,非常重。雖然每次要將它搬來搬去都快閃到腰,但我還是非常愛它,練習累了中場休息時,我很愛環抱著它放空,覺得有滿滿的安全感。

至於咖啡豆,之前擺攤也好,初次參賽也好,我都是用自己烘的豆子上陣。但是這次參賽前我認識了立裴米緹的譚邦彥大哥,他當時已經幫好幾屆台灣冠軍選手處理比賽用豆,我覺得有他幫我調製配方豆,這次比賽一定可以有更好的成績。

但跟譚大哥購買熟豆就表示除了租場地、買磨豆機,我又多了一項比賽的支出。每一劑測試的濃縮咖啡、每一次練習完剩下的卡布奇諾,都是錢!不能浪費!所以我們統統冷卻之後裝起來帶回家給家人喝。在那段時間裡,家人都沒有現煮的咖啡喝,都是喝我們練習完,比例不太對勁的咖啡牛奶。

咖啡機器人,非我莫屬

第二年的比賽準備,我下定決心要好好跑流程,所以也花了最多時間在這上面。台詞加動作只要有一點卡住,Chee就會要求我重來。她希望我在流程的演出上做到絲毫不差,甚至希望我每一個動作都能跟音樂搭得剛剛好。前奏下到幾秒的時候我要開始演出;這首歌進入副歌的時候我剛好應該去打牛奶……等等。但是對我來說,如果卡住就重來,卻不想辦法熬過去,是沒有經驗值的。也許是第二次參賽,我倆的得失心都多了一點;又也許在正常上下班之餘還得緊湊地練習流程,因此整個過程中我倆有不少爭執。常常在練習完回景美的路上累到無法交談,也小心翼翼地不想挑動對方已經很緊繃的神經。

好處是,在這種高強度的練習下,我很快就對台詞倒背如流,也很快建立起肌肉記憶。壞處就是對於練習的過程非常容易感到疲乏,每次想到要練習就意興闌珊。跑流程的時候呈現自動導航模式,很容易精神渙散,心不在焉。

無緣上場的蘋果

由於自己在流程上順暢很多,因此認為自己一定可以在初賽中順利煮完濃縮咖啡和卡布奇諾,然後挺進複賽。挺進複、決賽就得呈送創意咖啡囉!我精心思考了一款飲品,加上日本來的青森蘋果,一顆就要一百元!味道酸酸甜甜的真好。心裡想著到複、決賽的十一月就沒有這些蘋果了,還事先買了一箱起來放。為了保持新鮮度,每一顆蘋果都包上保鮮膜才放進紙箱裡冷藏。

一如預期的,我的展演過程比起前一年流暢太多了,甚至從舞台上下場到後台,我都感覺輕鬆自在,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失誤,心裡還想著終於要拆封我的蘋果了。

結果宣布進複賽的名單十二人,怎麼剛好就跳過我的名字!這次的挑戰仍然止步於初賽,我和Chee則吃了那無緣登場卻「貴森森」的蘋果吃了一個禮拜。

夜冷心更冷

那是十一月的傍晚,沿著熟悉的路線我們失望落寞地騎著機車,濕冷的風非常刺骨。Chee在後座戴著全罩安全帽,一開始忍著不出聲,我擔心這樣的沉默,於是轉頭看她,只見她咬牙呼著氣,眼眶裡都是淚,面罩上起了微微的霧氣。然後她大哭了起來,說她覺得好不甘心,明明這次這麼努力了,怎麼成績還是不好?

其實我又何嘗甘心呢?雖然不夠好就表示有進步的空間,但是花了那麼多額外的時間、金錢、心力,兩個人每天都累得只想放空。卻沒有如預期進入複賽,好像一切都是在做白工一樣。

但是,看過評分表之後的我,知道自己在濃縮咖啡和卡布奇諾所有的加成項目上,拿到的分數都很低。這讓我意識到,或許,我們喝自己的咖啡很多,喝別人的咖啡卻太少。或許,我們在一聲不吭地練習動作時,卻忘了誠實面對自己的味覺。又或許,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一杯好喝的咖啡。

既然如此,在咖啡這條道路上,自己不足的地方還太多,我們的腳步還不能停。@#(節錄完)

──(節錄自《淬鍊:世界冠軍吳則霖的咖啡人生》/皇冠文化)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