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隨筆

胡漢威:私隱的我見

【大紀元2017年11月22日訊】對「現在好還是以前好」這個問題,飯局上各抒己見也爭論不休。後來梁波教授概括說:生活現在比以前好,人情以前比現在濃。

現在再窮也不至於窮到沒飯吃。假如窮到這個地步,社會有資源有機制解決的。這作為民生作為社會問題政府是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的。人對吃飯已無後顧之憂。現在生活的確是比以前好多了。

人情就要多維及多角度去看待去理解去認識了。這裡兒童醫院、孟嘗老人院及紅十字會等公善機構的每年筹款活動,市民都湧躍參與也慷慨捐錢。整個過程都表現了人心向善,很有同情心很有人情味,使社會充滿愛和揚溢著濃濃人情的溫馨,這是社會潮流也是時代氣候。在這絢麗光彩的潮流背後也飄浮著齷齟的雜質,那是我們怱略和輕視了的真誠美德,起碼在新形勢下它被淡化被遺忘了。

過去,我們不論是朋友見面還是同學相會,或是好友相逢,大家都表現得相當雀躍和快樂,快樂中毫不拘謹也無距離。什麼話都可以說也可以問,在相見過程中表現著濃濃的相互關心的人情味,也在濃濃人情味中都感受到彼此的愛心和快樂。

現在就不一樣了,對人說話必須要小心。不管在什麼場合、也不論是對男對女或親疏,都有個私隱的無形的緊咒㧜在晃動在警示,把你牽制和強化。凡是牽涉到工作及薪資、身體或病患、家庭及兒女以及配偶情況,甚至是你肥了他瘦了之類的話都不能說,這屬私隠,什麼事都是私隠,什麼話都涉嫌私隠。我們只能在「你好嗎?要快樂每一天」的標準性恆常式答案的淺水區游弋,不能「你說出來我幫你一起分擔」直接關心的深一層的人性表述。私隱與人性看似很近,實在相去甚遠並貌合神離。

私隱給人的交往設置不少障礙。它是人性坦率性和體驗性兩種不同人性組合,是受社會風氣影響,也有進化缺陷。前者源於社會資源不足的物質匱乏時代,人用真情激活社會風氣,實言實語;後者來自社會發展的物質豐盛年代,在公開展示人性人情的筹款活動中,有的人的心態如剛吃完飯又去參加另一宴席隨意應付,並在這虛浮的恭維中享受滿足,說的是套話虛言,把私隱視為文明象徵物在心靈上依賴和認同。

私隠把人從人性中分化出來,人在私隱的怪圏裡逐漸淡化了人性也失去真誠。#

責任編輯: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