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1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一個便宜三個愛。商家節日降價促銷時購物,人們都以為真省錢了。事實真如此嗎?CBC新聞最近做了一份有趣的調查,看商家清倉甩賣、床墊促銷和各種所謂跳樓價促銷中,哪些是名不符其實。
清倉是真甩賣嗎?
前不久許多人發現,Sears破產清倉甩賣價格並不便宜,目前加拿大競爭局還在調查此事。Sears不承認作假。
多倫多Retail Prophet零售顧問斯蒂文斯(Doug Stephens)說,這是因為清倉甩賣是由第3方清算機構主導,商家此前促銷價格並不適用。消費者以為清倉甩賣是此前商家促銷價格,以為能淘到便宜貨,結果蜂擁前去時卻大失所望。
安省基奇納居民伯拉米(Steve Bellamy)曾在臉書上抱怨,Sears清倉甩賣開始前一些價格打折40~70%,2天後清倉甩賣開始時,前去一看卻發現同一商品只打折20%。Sears對CBC新聞解釋說,清倉甩賣開始前一天,原先的促銷活動就結束了,而清倉甩賣價格是根據商品最初售價打折。
比較價格之困窘
人們對促銷商品趨之若騖,是看到標籤上商家標出的比較價格(Compare Prices)較高,促銷價很便宜,因此動心。紐約淘寶達人兼專欄作家艾爾伍德(Mark Ellwood)提醒,比較價格不是售價,也不代表商品真的按此價格出售過,它只是商家評估後覺得應該賣出的價格。
去年CBC新聞市場調查發現,Winners連鎖商品標籤一般都標示比較價格,但在其它商家卻不標示比較價格。對此Winners解釋是,它們的比較價格既準備又公平,店內每週收到成千上萬件商品,不過,他們承認,有時出錯在所難免。
加拿大競爭局調查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 發現,2014年5至2016年5月期間,亞馬遜網站經常標售價和比較價格2個價格,從心理上引導消費者讓他們覺得占了便宜。但亞馬遜卻無法證明其它商家同類商品的售價,的卻是它標出的比較價格,因為無法證明其比較價格是否準確,亞馬遜被罰款110萬。
真的打折嗎?
除當心比較價格外,消費者還應當心商家所謂的促銷價。競爭局定義是,促銷價商品,必須在此前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按正價出售過。
2015年,競爭局對Michaels手工零售連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調查發現,Michaels一款相框促銷前,無法證實此前曾按原價出售過一段時間,罰其350萬。
此後,競爭局又指控Hudson’s Bay Company百貨連鎖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間,在床墊促銷價格上誤導消費者,HBC不服競爭局指控,目前此案已訴至競爭仲裁庭。
艾爾伍德說,對HBC此案他不清楚,但所有商家床墊促銷都有貓膩,最好不要相信。商家這樣做,可能是因為人們一生中買不了幾次床墊,對床墊過去價格也不太會注意和跟蹤。相比之下,牛奶等日用品促銷打折,人們馬上就會注意到。
他建議,要避免上當受騙,消費者在看到正價商品時,要想一下買回家是否划算?看到標有比較價格的促銷商品時,想一下如果真按原價賣,自己真的會買嗎?
責任編輯: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