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港工藝坊偶戲春秋展 一覽百年戲偶

徐家第三代徐建彰的女兒徐沛螢和她的作品。(廖素貞/大紀元)

人氣: 15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06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布袋戲在台灣已有140多年的歷史,大家除了看布袋戲外,卻很少人知道布袋戲偶是怎麼製作的。為了讓民眾了解布袋戲偶的製作工藝和布袋戲的演變過程,北港工藝坊即日起特別展出「偶戲春秋 戲偶工藝特展」,展出戲偶名雕刻師徐炎卿第二代及第三代傳人的作品。這次的展出濃縮了一百多年的戲偶,從早期的掌中戲到後來金光戲、野台戲、到近代的電視布袋戲及創新的現代Q版戲偶,各種不同時期的戲偶,在小小工藝坊裡一覽無遺!

徐炎卿的第二代傳人,也是「偶的家 文化創意園區」執行長徐建彰表示,很多人看過布袋戲卻不知道布袋戲偶是怎麼做出來的?希望藉著這次的展出,讓民眾更了解戲偶的製作過程和傳統工藝文化!徐建彰說:一個戲偶光是偶頭,從選木材、劈型到完成造型要12道手續,加上不同腳色的服飾、頭盔(頭飾)的配置都要非常講究的,製作過程全靠手工製作,繁瑣費時,因此每個戲偶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個生命!都是一個藝術品!

為了在逐漸沒落的布袋戲產業找出一條生路,徐建彰這幾年創作了不少經典版的的大型戲偶,華麗的造型和精緻的手工,吸引不少布袋戲愛好者收藏。甚至有客製化的愛好者更不惜成本高價訂製,布袋戲偶已成了藝術收藏品!

傳統的掌中戲偶。(廖素貞/大紀元)
傳統的掌中戲偶。(廖素貞/大紀元)

第三代傳人徐伯郡,從小跟著父親耳濡目染,小小年紀就對傳統產業充滿使命感,他說:傳統產業一定要不停地求新、求變,才能不被時代淘汰,才能永續傳承,為了跳脫傳統布袋戲的框架,徐伯郡把廟宇文化融入布袋戲裡,開創兼具傳統的現代Q版神像戲偶,如媽祖、千里眼、 順風耳、 三太子等,可愛的造型深受年輕族群的喜愛!把傳統的布袋戲產業提升為文創產業!

第三代傳人徐伯俊,融入廟宇文化,開創現代Q版神像戲偶,媽祖、千里眼、 順風耳、 三太子等。(廖素貞/大紀元)
第三代傳人徐伯郡,融入廟宇文化,開創現代Q版神像戲偶,媽祖、千里眼、 順風耳、 三太子等。(廖素貞/大紀元)
徐建彰與兒子徐伯俊 一起為布袋戲傳統產業打拼。(廖素貞/大紀元)
徐建彰與兒子徐伯郡 一起為布袋戲傳統產業打拼。(廖素貞/大紀元)
展場裡展出徐炎卿第二代及第三代傳人的作品。(廖素貞/大紀元)
展場裡展出徐炎卿第二代及第三代傳人的作品。(廖素貞/大紀元)

也是第三代傳人的女兒徐沛螢,則發揮她幼教老師的特質,她把小朋友最喜愛的童話故事人物融入布袋戲偶創作,開發出自己獨特的風格,也給傳統產業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