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洛杉磯新聞

為何泥石流比托馬斯火更致命?

聖芭芭拉縣蒙特西托社區1月9日凌晨遭到猛烈泥石流破壞。圖為1月11日一受災戶毀損的狀況。(Photo by 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大紀元2018年01月16日訊】(記者張純之綜合報導)肆虐南加地區幾乎整個12月的托馬斯大火最終導致2人死亡,而上週二(9日)一日暴雨引發的迅猛泥石流卻累計導致19人喪生,至今仍有數人失蹤。很多人可能都在想,為何一場泥石流會比加州史上最大的野火造成的死亡還多?

200年一見的猛爆降雨

據KPCC電臺報導,國家氣象局水文專家Jayme Laber說,週二暴雨的強度完全出乎意外,這是200年才出現一次的罕見暴雨。在聖芭芭拉縣的蒙特西托(Montecito)社區,15分鐘就降下近1英寸雨,而當地剛經歷了托馬斯火,只需0.25英寸的降雨就足以引發一場泥石流災害。

9日凌晨2:47,蒙特西托居民霍恩(Gretchen Horn)正待在Santa Elena巷內的家中,忽然收到了當局和一位朋友的暴洪(flash flood)警報短信,讓她迅速離開。她於是叫醒了孩子們和婆婆,將幾週前在托馬斯火疏散後還未打開的行李扔上車。這時,她看到洪水裹挾著多輛車、大石頭和垃圾罐等物順著街道朝他們而來。

就在洪水沖入她家前院之前,她們跑回了房子,然後一家人一直待在屋內直至泥石流平息。當他們再次朝外查看時,發現她家的後院堆了許多車子、行李箱和大木頭。泥漿足有5英尺深,她壘在前門附近的沙袋都不見了。

不了解泥石流厲害 很少人撤離

實際上,聖芭芭拉縣官員從12月份開始,就一直在討論過火區的泥石流風險。就在暴雨前數日,當局剛剛在蒙特西托劃定了兩個疏散區,約3萬居民被強令疏散。

暴雨前一天,警署警員在強制疏散區挨門挨戶的告知居民撤離。但是該縣發言人說,沒有多少人響應疏散令,大部分居民都沒撤離。許多人上月剛經歷火警,厭倦了逃離。托馬斯大火導致數萬家庭被迫疏散,因此很多居民在接到泥石流警報後都不想再一次撤離了。

不過霍恩說,她選擇待在家裡,只因未預料到泥石流如此厲害。她說,回想起來,火警中漫天灰燼,逃難看似緊迫,實際卻有幾天的時間做準備,但泥石流30秒就結束了破壞,整個社區都難以逃離。

USGS的泥石流研究者斯坦利(Dennis Staley)說,泥石流能在暴雨起始的數分鐘內發生,不僅預測非常困難,居民要撤離也極度困難。USGS繪製了托馬斯過火區的泥石流高發地帶圖,但斯坦利說,很難估計泥石流會流多遠,特別是在蒙特西托這樣的城市環境。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佩里(Sue Perry)說,大雨在不同地區引發泥石流的強度,主要取決於當地巖石的質地、山坡的坡度、以及當地遭受野火侵襲的程度。

他說,甚至用詞都會增加理解上的混亂。佩里將其稱之為「雜物流」,而大部分人都用「泥石流」這個詞,聽上去威脅小多了。

蒙特西托是野火重災區

蒙特西托是托馬斯火災情最嚴重地區之一,附近山嶺都焦禿了。該野火最終延燒超過28萬英畝,不僅損毀房屋,還燒光了植被、燒焦了土地,導致頂層土壤中的蟲子等生命、植物根莖以及腐爛的植物都被燒光,只留下無孔洞的粘土和巖石。沒有了蟲子來疏鬆燒過的土壤,土地就失去了吸水的能力。

研究顯示,當雨水落到這些焦土上時,土壤會板結得更結實,就像火窯中烤出來的粘土罐子一樣,十分排斥水。

而且蒙特西托社區地形陡峭,暴雨來臨時,本來就容易爆發山洪和泥石流。就是這些原因造成了該社區約百獨立房被毀、300棟受損。

實際上,聖芭芭拉縣未來數年都將容易爆發泥石流,當地大概要再過數十年才能從托馬斯大火中恢復。◇

責任編輯: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