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新聞

噪音投訴無效?社區人士:總被投訴商家別發酒牌

311噪音投訴居榜首 警方被禁「打擾」派對 或抵達時人早散席 執法困難

陳家齡表示,噪音投訴屬於非緊急事件,警局不會優先處理,因此有時到現場時吵鬧的聚會或已結束。 (Marco Di Lauro/Getty Images)

【大紀元2018年0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新一紐約報導)有著不夜城之稱的紐約市,尤其是曼哈頓中心城區,大概從來不會被人以「安靜」一詞來形容,打爆了311噪音投訴電話的紐約市民們最能體會這一點。2010至2015年間,311接到的噪音投訴幾近翻倍,從20萬漲到了38萬多起。

據311投訴統計顯示,在下東城第三社區委員會(CB3)範圍內,去年全部311投訴的前五項原因中,有四項都有關噪音,其中住宅樓中聚會音樂噪音(Noise-residential:Loud Music/Party)的投訴位於榜首,共有4,115件,而酒吧類的商用場所(Noise-commercial)接到噪音投訴是第二多,有3,079起。

投訴後 噪音仍層出不窮

據州主計長的報告顯示,92%的投訴者稱噪音會反覆出現,而警局似乎未能強力執法防止屢犯,從2010至2015年調查的130萬噪音投訴中,警局只有791次逮捕和發出5,482張傳票,而執法行為少的現象至今依然持續。

以位於第一大道和東1街交口附近的一家體育酒吧為例,數據顯示,這家店去年共接到111次噪音投訴,有54次記錄顯示「警察解決了問題」,剩餘情況或是警局稱並無違規證據,或是稱並無警察行動的必要,警局幾乎從未發過傳票或罰單,然而每次投訴處理後噪音問題依舊出現。從2010年至今,這家酒吧已接到了1,155次投訴。

CB3委員陳家齡表示,噪音投訴屬於非緊急事件,警局不會優先處理,因此有時到現場時吵鬧的聚會或已結束。而如果沒有暴力鬥爭或吸毒之類的嚴重事件,警察也沒辦法僅因為噪音就強力執法,只能進行勸說。陳家齡認為,酒牌局和社委會需多調查商家背景和違規經歷,不要給那些在其它地區開店總被投訴的商家發酒牌,而要發給一些安靜的餐廳,或可減少一些噪音製造者。

警官被禁「打擾」派對 治理住宅噪音更難

儘管住宅派對噪音年年在CB3範圍內投訴原因中「當狀元」,警官們卻常常對這些擾鄰的派對無可奈何。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去年5月,紐約警局出臺了一項「奇怪」的規定:如果住宅房主不邀請他們進去,那麼警察們則被禁止因噪音投訴進入住宅中「打擾」派對,不管房間裡的喧囂是否吵得四鄰不安。

據報道,警局此舉也是實屬無奈,因為此前,警官們常常因在沒逮捕令的情況下闖入派對,而被房主吿上法庭,攤上昂貴的官司。

華埠不吵鬧?

儘管或有人對華埠有著吵鬧的刻板印象,但令人吃驚的是,不少人心中以吵鬧喧囂著稱的華埠,單從投訴數據看來,竟實為一片少受噪音侵擾的社區。

根據市府OpenData的數據顯示,華埠的噪音量投訴在下東城六個區域中排第四,從2015年至今, 每千人中有47.8投訴過噪音問題。相比之下,東村每千人則有75.5人投訴。

華埠共同發展機構執行總監陳作舟表示,依據報告,唐人街在整個曼哈頓下城算得上少有噪音侵擾了,但有時投訴話題反倒間接影響華埠經濟,一些可帶動消費的餐館,如川菜館「華園」去年申請酒牌時就曾受阻。他表示,現餐館成本上漲,酒水是盈利的主要來源,因此考慮到華埠經濟、吸引商家,不必因擔心噪音而對一切華埠酒牌申請都如臨深淵。

不過,一位曾住在華埠的吳女士表示,過去一到夏天夜晚,酒吧喧鬧聲就吵到睡不著,她一開始不知有酒吧,以為有人生日聚會,或者大樓年輕住客在後院的聚會,所以一直忍耐。有一次竟鬧到凌晨3點,毫無停止的意思,吳女士只好打311投訴。結果第二天收到報告,5分局的警員早上6點才去查,說「沒有喧鬧的證據」,那時酒吧都關門了,當然沒證據。

最奇怪的是,除了吳女士,從來沒有住客投訴,是因為附近住客全是華裔老頭老太太,根本不懂打311講英文。所以她覺得,華埠投訴低,不一定等於安靜,很大程度是華人不會投訴。◇

責任編輯:文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