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文學

他賭氣地還父親兩千元並想要回借條 父親的話讓他臉紅

鄭勇大學畢業那年,決定到外面闖一闖。示意圖。(Shutterstock)

鄭勇大學畢業那年,他父親求親告友,在家鄉小城給他找了份他認為蠻體面的工作。可鄭勇心高氣傲地毫不猶豫的放棄了,決定到外面闖一闖。那晚,他和父親深談,描繪自己的理想抱負。父親說他心比天高,母親則在一旁抹眼淚,苦口婆心地勸他留下。他卻冥頑不化,非要「走出去」。

父親終於問:「你決定去哪裡呢?」

鄭勇思慮半天,搖搖頭。

父親抽著劣質煙,良久,才一字一頓地說:「兒大不由爹呀,你已經是成年人了,以後的路怎麼走自己看著辦吧。」

父親同意了!那一刻,鄭勇為父親無奈的妥協和「支持」而感激涕零,默默發誓,一定不讓父母失望!

第一次向父親打借條

第二天一早,鄭勇收拾好簡單的行囊,躊躇再三,還是硬著頭皮想向父親索要路費。從小學到大學畢業,十幾年裡,他不知向父親伸手要了多少次錢,但總覺得都是天經地義的,唯有這一次,他心裡特別發虛。就勸自己說,這是最後一次向父親伸手要錢!

穩了穩神態,鄭勇怯怯地去找父親,不想屋裡屋外到處找都找不到。正在做早飯的母親戚然地說:「你父親一早就到集鎮上給你尋錢去了。出門在外,人地兩生,沒錢咋行。可咱家的情況你也知道,為了給你找工作,家底已掏空了。」

母親說著,皸裂的雙手仍在冰涼的水盆裡搓洗著紅薯,眼圈紅紅的,有些浮腫。鄭勇不知道該如何撫慰母親,只能木然地站著,心如刀絞。

父親回來時已是半晌,身後還跟著一個人,原來是個糧販。父親要賣家中的麥子。那幾年豐產不豐收,糧食賤得要命,父親一直捨不得賣。可是那天,父親一下子賣了幾千斤,裝了整整一三輪車。

還沒等鄭勇開口,父親就把2000元(人民幣,約相當於9200元新台幣)賣糧款交到了他手裡。鄭勇感激涕零,訥訥不能言。可出乎鄭勇意料的是,父親竟然板著臉,冷冷地說:「寫個欠條,這錢是借給你的。你已經長大了,該自己負責自己了!」 父親語氣果斷,不容置疑。

鄭勇目瞪口呆地看著父親,像看一個陌生人,難以置信。可是父親已經拿來了紙和筆,攤在桌上。父親的不近人情,讓鄭勇失望到了極點,內心五味雜陳——就要離家遠走,父親一句祝福和叮嚀的話都沒有,只讓留一張冷冰冰的欠條!

惱恨、氣憤一併湧上心頭。鄭勇抓起筆,以最快的速度寫下欠條,頭也不回地走了,淚水流了滿臉,但更憋著一股勁:一定要儘快贖回欠條,哪怕再難,讓父親看看兒子不是孬種!

父親:要說欠的,2000元就能還清?

鄭勇輾轉漂到了省城。一天、兩天、三天……他像一隻無頭蒼蠅在這個城市裡東闖西撞。人才市場、街頭廣告、報紙招聘,不放過任何一次希望。

一個星期後,他憑著自己的一支筆,在一家廣告公司謀得了一份文案的工作。在工作之餘,他也沒忘給自己充電,時有文章在省內外的報刊上發表。半年後,他又跳槽到了一家報社。這期間,他只應景式地往家裡打了兩次電話,每次都以工作忙為藉口匆匆掛斷,心裡仍然對父親滿懷怨恨。

到報社發了第一筆工資後,鄭勇逕自回了家。父親對他的不期而歸大感意外,一迭聲問他在省城怎麼樣,坐啥車回來的,回來有急事嗎……聽得他心煩意亂。他冷冷敷衍著,同時鄭重地掏出2000元錢,向父親索要欠條。

父親一愣,然後緩緩走到裡間,打開箱子,從一本舊書裡取出了那張嶄新的欠條。沒等鄭勇伸出手,父親就當面把欠條撕了,又一把推開他的2000元,坐了下來。

他抽著旱菸,有些傷感地說:「當時讓你寫欠條,也是怕你年少輕狂,半途而廢,逼著你往前走呢。你走時那種眼神,讓我心裡不好受到今天!要說欠的,2000元你以為就能還清嗎?」

鄭勇臉紅了。默默地想,一張欠條就讓自己氣憤難平,哪能體諒父親的一片苦心?

「城裡花銷大,錢你留著。孩子給父母最好的回報,就是自個兒能自立自強,過上好日子!」

父親說著,用粗黑的大手抹了抹眼角,讓鄭勇陡然心酸。鄭勇蹲下身去,把地上的小紙片撿了起來,說:要把它重新黏好,隨時帶在身邊,時刻銘記這張欠條蘊含著父親的愛……

——本文轉自網絡(略有改動)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