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陽光

浮生行吟:「我」在哪裡

有他無我,靜觀其變:看清風拂山崗、明月照大江,何等悠閒、自在!(fotolia)

朋友A娓娓細訴與同事的矛盾,委屈、抑鬱之情溢於言表。對談一陣之後,焦點逐漸轉移,顯然,她的情緒已經緩和、輕鬆許多。

過了幾天,我也遭逢和A類似的處境,煩躁、不耐充塞心頭,久久不能平息。想的是──對方的匪夷所思、不可理喻;做的是──自己哀聲嘆氣、莫可奈何。

所幸,朋友B及時一記當頭棒喝,驚醒夢中人!他說的道理,就在數日前,我還勸解過A呢!等明白過來,才發現:是這個「我」在興風作浪、胡攪蠻纏。

在A的事件裡,「我」不在其中,所以,超然獨立、「旁觀者清」。站在高點,窺得全貌、一目瞭然。猶如小時候觀察螞蟻活動一般,那兒有土丘、這兒有枯葉;那邊有水窪、這邊有木屑,下一步狀況會怎樣,一切歷歷可見、盡收眼底。

而在自己的際遇裡,「我」深陷其中,因而,隨之起舞、「當局者迷」。再加上「關己則亂」,理性、反思付之闕如,像一頭困獸,同B所言:為維護這個「我」,化身為一隻戰力十足的鬥雞,非得拼個魚死網破,一較高下、分出勝負。

由此可見,在扞格或衝突中,這個「我」置身何處,牽動著事態的演變。只有抽離,才有餘裕去思考問題、釐清癥結、擬定對策,進而排除糾結;也才能免於魯莽、蠻橫的意氣之爭,落得焦頭爛額、兩敗俱傷。

當然,要做到如此,並非一蹴可幾。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衡量標準作指導,處處對照自己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然後,得腳踏實地的身體力行,省察、檢討、修正,才能在每一次的矛盾中,找到化解與提升的智慧。

最近,這兩句話很引人注目:「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有他無我,靜觀其變:看清風拂山崗、明月照大江,何等悠閒、自在!@

責任編輯:方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