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書話

陳彥玲說書:《七俠五義》──展昭的智慧和膽識

倉頡像。(素惠/大紀元)

孩子的成長過程有一個十分重要的關鍵,就是模仿式的學習。除了父母是孩子常常模仿的對象之外,各種影音文學等作品都會有機會讓孩子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也同時成為其模仿學習的對像。因此,審慎的提供孩子心中的偶像人物故事也就成為父母的功課之一了。《七俠五義》裡的展昭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展昭家裡有個義僕名叫展忠,在展昭遠遊的時日將展母與家裡上下打點的十分周到和妥當,不用展昭掛念。但展忠為人耿直,有時也會搶白了展爺的言語。可展昭的反應則是:「念他是個義僕,又是有年紀的人,也不計較他。惟有在老母跟前,晨昏定省,克盡孝道。」一個人實不實在,是否能培養出令人景仰的能量,不光是在外的行為如何稱頭、義氣,還要看看在家甚至對下人的態度。展昭的能量從對母至孝與對僕敬重就已堅實無漏,直到母親過世他依然在家守制尊禮。體現的視一種對己心的管理工夫,這是傳統文化中很精要的智慧,因為凡是成功之人必先能管束己心,這當也是展昭能練就一身不凡武藝的重要因素。

服喪期滿,展昭仍是行俠天下,一日竟遇上一群哭哭啼啼的逃難之人。展爺除了將銀兩分散眾人之外,還關心了原委。原來他們俱是陳州良民,只因龐大師之子安樂侯龐呈奉旨放賑,到陳州原是為救饑民。不想他倚仗太師之子,不但不放賑,他反將百姓中年輕力壯之人挑去造蓋花園,並且搶掠民間婦女,美貌的作為姬妾,蠢笨者充當服役。展爺聞聽這些荼毒窮民的行徑,立馬定下心直奔陳州仗義去了。

在往陳州途中又遇到老友田起元家僕田忠的妻子楊氏才知老友遭難。展昭心中有數急奔龐侯在陳州建造的皇親花園而來。行俠仗義除了義膽還要武功,展昭的武藝也非隨情緒起伏而用,謀而後動,巧上使巧,並非一般蠻力之人能望其項背。展昭白天觀察了皇親花園的地形,輕鬆夜行入了龐侯府,發現龐侯不但用錢財買春藥酒想用來汙染強搶的良家少女金玉仙,更肆無忌憚的想派項福謀殺前來查案的包拯。展昭冷靜的評估了項福,我們來看看他如何試探項福工夫;項福頭次從樹旁經過,展昭「即將帽子從項福頭上提了拋去,隱在樹後,見他毫不介意;二次走至太湖石畔,又將帽子提了拋去,隱在石後,項福只回頭觀看,並不搜查左右。」讓展昭發現其人不只粗心,還學藝不精,一名莽夫,無足掛齒,展昭乃回寓所休息去了。

行俠仗義靠的是智慧和膽識,展昭尚有許多令人稱道的智謀,足以在孩子的心目中建立俠義典範,且聽後篇敘敘道來。@

點閱【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