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營道縣仙蹤 舜帝引導蒼梧女道士修真

作者:杜若

中國山水人傑地靈,每一個地方,若鋪開它的歷史,幾乎都延續數千年之久,引出許多風流人物。一些地名的來歷,富含濃郁的仙家色彩。中國有一個縣,名為營道縣,其來歷和舜帝有關。

據《太平廣記》所述,蒼梧一位女道士本名王妙想,因得舜帝教誨,得以白日飛昇。

王妙想不吃五穀,能夠駕馭氣息,住在黃庭觀旁的水邊。因有求道之心,誠心朝拜,因此感通神明。每月初一,常有奇異的光影雲彩和群山幽谷出現。王妙想住的地方人跡罕至,她也不曾把她見到的情景告訴別人。這樣的情況出現了一年多。

有一年的正月初一,忽然半空中響起音樂,聲音漂漂渺渺的,一段時間之後就散去了。

又過了一年多,一天,忽然出現濃郁的香氣,祥雲布滿庭院,天樂的聲音震動山林深谷,耀眼的光芒,像十個太陽那麼明亮,空中金碧輝煌,晃得人睜不開眼睛。

圖為《八十七神仙卷》局部。相傳是「畫聖」唐代吳道子的白描人物作品。(公有領域)

眾多的仙人騎著麒麟、鳳凰、龍、鶴及天馬出現在空中,而儀仗隊和護衛隊就有數千人。天人都是一丈多高,他們拿著戈戟兵杖,執掌著幢旛傘蓋。過了很久,才有鶴蓋鳳車引導著一輛九龍輦車,降臨壇前。

王妙想看到一位仙人身穿羽衣,戴著寶冠,佩帶寶劍,升殿坐下。從他的身上放射出五色光芒,數百名仙人簇擁著他。場面莊嚴殊勝,王妙想無限敬仰,於是恭謹地上前敬拜仙人。

那位大仙對她說:「我是舜帝。昔日,治理天下萬國,頗為辛勞疲倦,就在這座山上修道。我常常想誘導教化後進之人,使世人知道,沒有不可教化的人。大道在於內,不在於外;道在自身,不在他人。」

舜帝說,修身成真,通過修自己才能達到,依賴別人則無法達到。舜帝看到土地神的奏章,得知王妙想在此山修行三十多年,始終如一,守道不邪,謹遵道戒,可以說心誠到極點了。

中國傳統畫家章翠英作品-飛天。(正見網)

舜帝說,上天將恩德慈悲地賜予萬物生靈,是念及萬物蒼生都想有成,人人都想從塵世中超脫。只是世人福果單薄微弱,心中道氣浮淺,不能專心致志地修道。

有些人修行,不能勤奮持久,心中求道的願望還未感通神明,自己的心就已經倦怠了,這是人自己在放棄道,不是道放棄人啊。修道之人精誠所至,就會產生很多美妙的事物。

舜帝回憶起昔日自己修道的情形。他曾遇到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教他在治理國家的同時,兼可修身,度化世人,修道的力量可以溝通九天、貫穿萬物。故舜帝秉承師訓,弘揚道義,救助世人,不敢有片刻的鬆懈。

舜帝特別注重道德教育,他宣揚五常之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推動人倫道德,開創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先河,成為歷代中國人遵循的典範。(大紀元)

飛昇之後,舜帝在上居住在紫微宮,向下鎮守九嶷山。時常派遣仙官到下界教化世人。

而世人的求道之心若有若無,上百萬的人中也沒有一人能夠勤奮長久地修行的。天上的那些真仙憐憫世人,於是在人間隱身化形,如意地啟悟人的天性,但是可以教化的人實在太少,千萬人中竟沒有一個可教之人。很多人修道伊始很勤奮,漸漸地就怠惰了,導致前功盡棄。

舜帝督促王妙想,要持之以恆地勤懇修道,他說王妙想的仙骨早已具備,切不可遲疑。舜帝為王妙想留下《道德》二經和靈丹,然後就回天去了。

此後或隔一年或隔三五年,舜帝就會降臨黃庭觀,為王妙想講述了很多道理。在舜帝的引導下,王妙想修道有成。十年後,王妙想白日飛昇。這座山因為舜帝昔日修道的緣故,所以叫作道州營道縣。@*#

(據《太平廣記‧女仙六》卷第六十一)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