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這個華裔女生如何從被庇護者變成醫生?

多倫多實習醫生周逸凡在北約克醫院接受大紀元採訪。(周月諦/大紀元)

人氣: 2838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9年01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月諦報導)周逸凡(Stephanie Zhou)小時候住在多倫多醫院附近,閣樓裡經常出現老鼠和蟑螂。當時,她根本不會想到,有一天她會在醫院裡工作,還戴著聽診器。

26歲的周逸凡4歲時隨父母從中國大陸移民加拿大,一家三口定居多倫多。他們曾住在流浪者庇護所,後來搬進政府資助的福利房。 一家人從慈善機構Scott Mission獲得救濟,如免費食物、保暖衣服及託兒服務。這種日子持續了兩三年。

儘管出身貧寒,周逸凡從小就在學校裡名列前茅,尤其是理科成績很突出。為了擺脫貧窮和自卑,她決定學醫,成為一名家庭醫生。

學醫並非易事,除了成績好以外,還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周逸凡考進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時,獲得獎學金,可免交學費。這為父母減輕了許多經濟負擔,但她依然需要打工、努力攢錢,才能申請醫學院。

大學期間打三份工

周逸凡在皇后大學宿舍當新生輔導員,幫新生適應新環境,並提供心理輔導;在週末舉辦活動,確保新生遠離毒品;如果新生酗酒後暈倒,馬上把他們帶到安全地帶。這份工作的好處是,她在學校裡的住宿與伙食一律免費。

「我每週工作7天,每天24小時隨叫隨到。」周逸凡告訴大紀元。但她同時還是全職學生,所以上課有時會受到影響。

周逸凡的許多同學都來自富裕家庭,有時去滑雪、打高爾夫,在假期出國旅遊,甚至到印度或非洲國家幫助弱者。這讓她感到很羨慕。

「這些活動都要花很多錢,我參加不了,因為我負擔不起。」周逸凡說:「其實,加拿大也有很多弱者需要幫助,如原住民與流浪者。我曾在流浪者庇護所任前線助理,這份工作有助於申請醫學院。」

周逸凡考進多倫多大學醫學院後,有些同學的家長就是醫生,他們了解大約20個醫學專科的特點,且人脈甚廣,能為孩子提供實驗室的研究機會,還能為孩子聘請補習老師(tutors)。

相比之下,周逸凡的父母沒讀過大學,移民加拿大後主要在工廠上班。她不但沒請補習老師,還幫別人輔導功課,為低年級學生準備化學考試。

實習醫生位置難尋

在加拿大行醫的要求是,本科畢業生完成3~4年醫學院課程後,至少要實習兩年,才能拿到家庭醫生牌照,專科醫生需要更長時間。否則,無論學習成績再好,也無法當醫生。

「獲得兩年的實習機會(residency position)比考醫學院更難。」周逸凡說:「如果學習成績非常好,就能進醫學院。進去之後不再看分數,只有及格或不及格,必須建立人脈、通過面試、找人寫推薦信,才能獲得實習機會。」

通常,每名醫學院畢業生有兩次申請實習的機會。如果第一輪失敗,就要在一兩週時間內進入第二輪,重新遞交全部材料,包括重寫論文(essay)、參加面試。

「在第二輪申請過程中,鄉村醫院將開放一些名額,但第二輪比第一輪競爭更激烈。」周逸凡說:「那時候來自其它國家的醫生也有資格申請,有的已在伊朗行醫14年。」

周逸凡在醫學院讀完四年課程後,如果找不到實習機會,就要等待一年再申請,要在醫學院讀第五年。這意味著更多費用,多倫多大學醫學院一年的學費約為2.8萬加元,這還不包括書本費、住宿費及伙食費。

另外,周逸凡還要花幾個月時間走訪全國各地醫院,並在每個醫院訪問兩週。每次訪問之前,她要向醫院支付申請費200元左右,還加上飛機票與住宿費。一旦申請失敗,這筆錢就白交了。

如何申請成為實習醫生

據CBC報導,前加拿大醫學院學生聯合會主席Franco Rizzuti表示,169名剛畢業的醫學博士沒能在2018年找到實習機會,比去年(145人)有所上升。

加拿大醫學院協會主席Geneviève Moineau說,缺乏實習機會意味著一些醫學院畢業生將被迫放棄自己的職業生涯。

在加拿大,約有20所學校向醫學院畢業生提供實習機會(residency position),如多倫多大學、皇后大學、西安大略大學、北安省醫學院、卑詩大學(UBC)等。

學生從醫學院畢業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科,如家庭醫生、兒科醫生、眼科醫生、婦科醫生、整形外科醫生等。

據加拿大醫學院學生聯盟透露,學校會挑選最優秀的畢業生,同時畢業生也在挑選最理想的學校與學科。那麼就面臨一個配對的問題。

加拿大實習醫生配對系統(CaRMS)每年幫助全國數千名學生、實習醫生與學校配對。

每年9月初,即將在第二年春季畢業的醫學院學生可通過該系統網站(Carms.ca)遞交申請材料,如簡歷、成績單、個人論文、推薦信、學生成績紀錄(Medical Student Performance Record)等。每所學校的每個學科對申請者的要求都不盡相同。

每所學校的老師審查申請材料後,將在第二年1月~2月間對申請者進行面試。申請者參加面試後,選出第一志願與第二志願。同時,學校也會給申請者打分,選出最優秀的申請者。然後,上述系統幫助他們配對。

一旦配對成功,學校必須接受申請者,申請者也必須到學校安排的醫院實習。

得到多倫多大學實習機會

2018年3月1日,周逸凡從加拿大實習醫生配對系統(CaRMS)網站上得知,多倫多大學決定向她提供兩年實習機會。這意味著她的事業發展邁進一大步。

「我感到如釋重負,多年的努力沒白費。」周逸凡說。她收到好消息時,正在美國波士頓流浪者醫療保健中心接受培訓。保健中心的醫生請她吃晚餐,其他學生也為她慶祝,大家一起飲酒助興。

2018年初,周逸凡在美國波士頓參觀花園。(受訪者授權)

「我父母也很高興,我能留在多倫多,離他們很近。」周逸凡說:「我的一個同學在埃德蒙頓(Edmonton)找到實習機會,這意味著一家四口人要搬過去,他妻子要在多倫多辭職,兩個孩子要重新入學。」

經過許多考驗後,周逸凡的思想發生轉變。以前,她看到其他同學打高爾夫、出國旅遊,家長很有能力,就覺得老天爺對自己不公。

現在,周逸凡意識到,家境貧寒反而是她的優勢,不但不自卑,還更有自信。童年的經歷讓她更有同情心,更能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這是在課本上學不到的。只要辛勤耕耘,定會碩果累累。老天爺是公平的。

把劣勢當成優勢

美國醫學協會雜誌(JAMA)曾發表關於周逸凡的評論文章「把劣勢看成優勢」(Underprivilege as Privilege)。

明白自己的優勢後,周逸凡非常珍惜眼前的機會。從2018年7月起,她一直在多倫多當實習醫生:在北約克醫院學習緊急救護;在新寧醫院(Sunnybrook Health Sciences Centre)學習如何當家庭醫生。她有時加班,每週工作數十小時,週日下午3點左右下班。

一年半後,周逸凡就可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名副其實的家庭醫生。她熱愛這個職業,也為此投入很多精力。26歲是愛美的年齡,但她沒時間到美容院塗指甲、延睫毛或染頭髮。

「當醫生既能擺脫貧窮,還能幫助患者,多好啊!」周逸凡說。#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