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日常生活禮儀 新移民必學的「軟技能」

格羅茲建議,吃飯時,儘量細嚼慢咽。吃主菜時,每樣都嚐點,以示禮貌,除非過敏。有食物過敏的,告訴主人沒問題。(Fotolia)

人氣: 56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9年1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日常生活中,拿錯刀叉,插隊或打斷他人說話等行為,一看就知道不合日常社交禮儀。但有些日常生活中的失禮行為,一般人尤其是初來西方社會的新移民很難察覺,也不知道如何糾正。thelist.com網站整理以下日常生活中難以察覺的失禮行為及相應糾正辦法,一起來看看。

未及時送致謝卡

人們小時候學到的第一個禮貌行為是,請人幫忙要說「請」,感謝人家要說「謝謝」。禮儀專家史密斯(Jodi RR Smith)提醒,有時候口頭上的謝謝還不夠,還得專門送張致謝卡。

禮儀專家格羅茲(Lisa Grotts)女士說,舉辦組織派對非常耗費心神,參加完派對次日,千萬記得給主人打個電話說聲謝謝,並在24小時內送張致謝卡。

許多人不知如何寫致謝卡,或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感激,猶豫要不要送致謝卡。活動策劃師兼活動禮儀專家基得(Sarah E. Kidder)女士說,寫致謝卡最大挑戰之一是不要寫太多自己如何如何,正規嚴謹的致謝卡措辭中沒有太多「我什麼什麼」。

禮儀專家渥爾頓(Devoreaux Walton)說,致謝卡要手寫,手寫卡比發郵件致謝更正式,主人更珍惜。

慰問卡光寫自己自身感受

許多人給人寫哀悼慰問卡,卻不知如何表達哀悼慰問之情。基德提醒,寫慰問卡和寫致謝卡一樣,不要考慮太多自身感覺,主要考慮對方感受,和對方一樣感同身受。

基德舉例說,當年她母親去世,有些人一片好心,寫慰問卡長篇大論,都是寫他們自己如何震驚,如何悲痛等,都是寫他們自己,但當時她那種悲痛心情下,根本讀不下去。

她建議,慰問卡最好不要在對方最悲痛的時候送,等幾週時間再送。此時,對方雖仍有些悲傷,但過了最悲痛時刻,有心情聽一聽他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顧,對逝者的共同緬懷和感思。

受邀回覆拖延

到別人家吃飯或參加什麼活動,一定要提前計劃,否則很失禮。愛邀吃晚飯或參加派對,是好事,但切忌失禮。史密斯說,許多人不是在活動上失禮出錯,而是在受邀時失禮,在最後一分鐘回覆邀請,是最不禮貌的。

此外,受邀赴宴,千萬不要空手赴約。赴約時,提前出發,順便在路上買點小禮物,如一瓶酒,一點小點心或鮮花等,或乾脆提前送點什麼東西。

入席坐錯位置

和人一起吃飯,尤其是請人一起外出吃飯時,一定要禮貌。入席時,一定要讓對方坐家中最好的位置。渥爾頓說,請人,如客戶或熟人一起吃飯時,正確禮節是讓客人坐在前方對門的座位,這個座位面對餐廳正面,景觀比後方座位風景更好,更舒適。

餐巾不知放哪

渥爾頓說,許多人入席後,不知餐巾怎麼放。在餐廳吃飯時,許多人將餐巾包好的餐具放在桌面上,但正確禮節是將餐具放在麵包或開味菜餐盤上(如有),入座後將餐巾放在腿上。

格羅茲說,就餐過程中,餐巾應一直放在腿上,中途離席時放在椅子上,千萬不要放在桌面上,不要讓他人看到弄髒的餐巾。吃畢後,將餐巾鬆散放在餐盤左側。

餐具拿錯

禮儀專家帕吉克(Snezana Pejic)說,餐桌上,一不小心就會出錯失禮,尤其使用餐具容易出錯。使用餐具時,一定要正確拿,用內手掌握住刀叉柄,然後再根據具體大陸式或美式就餐風格,開始吃飯。拿湯杓時,要像握鉛筆一樣。格羅茲提醒,舀湯時,要從離開身體方向舀,不要向著身體方向舀。

祝酒挑錯時機

許多國家文化中,生日派對等喜慶聚會上,都要乾杯祝酒。格羅茲說,祝酒時一不小心也會失禮。聚會上,千萬不要自己給自己敬酒,這是主人的活,被主人祝酒後可說聲謝謝。

禮儀專家金克(Adeodata Czink)女士說,祝酒就是要挑對時機,主人未敬酒前,客人是好是連酒杯都別碰一下。

不知何時動口 動口先吃什麼

就餐過程中,一不小心也很容易失禮。格羅茲說,作為客人,上什麼就吃什麼,除非有食物過敏。實在不喜歡吃的,把食物放在盤子裡和其它混在一起,假裝吃。主人問為什麼不吃時,就說要留點胃等著吃甜點。

格羅茲建議,吃飯時,儘量細嚼慢咽。吃主菜時,每樣都嚐點,以示禮貌,除非過敏。有食物過敏的,告訴主人沒問題。

沒嚐第一口前,不要先加鹽或胡椒,因為食物味道可能剛剛好,亂加可能就破壞原有美味了。此外,什麼時候動筷也很關鍵,一定要等所有人落座,菜上好了,或主人說可以吃了,再開始吃。

餐桌坐相差或行為失禮

到別人家吃飯,不是去了,坐下來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格羅茲提醒,好的坐相體現對主人尊重,一定要保持筆直姿態,千萬不要癱坐在椅子上。如今許多人犯的最大一個錯誤,也不要犯,即就餐過程中,不要把鑰匙、錢包和手機等其它任何東西放在餐桌上。

此外,吃飯過程中,要保持餐桌談話愉悅放鬆,不要說些讓人不舒適的話題,政治或宗教分歧,吃飯過程中千萬別提,等飯後飲酒或沙發甜點時間再說不遲。

約人方式不當

無論是當面還是網上請對方外出約會,搞不好也容易失禮。派吉克說,有時甚至還沒出門約會就失禮了。請對方外出約會時,最糟的是用短信邀約,最好是親自當面約,沒法當面約的,打電話約。只有在問對方是否有時間打電話時,才發短信問。

她說,有時只能用短信約,一定要保持最大禮節,措辭要慎重和有禮貌。如「希望你今天過得愉快,我從你朋友SUSIE那兒拿到你的電話,想約你什麼時候有空一起聚一下。」

她提醒,有時對方對你沒興趣,也要保持禮儀。人們一般覺得拒絕別人很傷人,被拒後儘量不要再和對方聯繫。

對約會對像失禮

約會過程中,一不留神也容易失禮。如外出約會誰買單這個老生常談問題,許多人都不太清楚。禮儀專家格茲曼(Diane Gottsman)女士回答是,正確禮節是,誰發出邀請誰買單,不論性別或財力。派吉克補充說,誰買單,誰一包到底,包括小費。只付飯錢,讓對方付小費,對方會認為你不誠心,甚至覺得你小氣。

在男士是否應為女士開門這個問題上,格茲曼回覆是,從社交禮節上說,男士從小就被教育要為女士開門。但從專業角度上說,誰先到門口,誰先開門,或誰先走過門,誰先為他人把住門。即使從社交禮儀上說,如男士手裡抱著盒子或許多東西,女士也應為其開門和把門,以示禮貌。

挑錯時間送錯禮

送禮時,許多人不知道送什麼好,尤其是對方什麼都不缺的,更不知道送什麼。格羅茲建議,對方什麼都不缺的,最好別送什麼物質上的東西,送對方一些能傳遞給於精神的禮物,如以對方名義進行慈善捐贈;或送對方一些獨特的禮物,如自製果醬或醃菜。

給孩子送禮物也是個大難題,每個孩子喜好不同,年齡不同,很難正確把握。格羅茲建議,送對方孩子遊戲和書籍,可用很多年,多半錯不了。

還有一個問題,許多人不知道把別人送給自己的禮物當作禮物送出去,是否合適。格羅茲建議是,這麼做完全沒問題,只要重新包裝一下,不要讓人看出來是重複送出的禮物。

送結婚禮物也是個不好把握的禮節。許多人認為,等對方到了結婚周年再送禮物也行,史密斯認為,這麼做實際上不符合禮節,要想保持禮節和誠意,應在婚禮上就送上禮物,或提前送禮。

給小費太小氣

在北美外出就餐,小費標準一般是飯錢的15~20%。渥頓提醒,實際給多少,得看在哪吃。服務令人滿意的,小費得多給,過去標準是飯錢的15%。最新標準是服務一流的,普通餐廳20%,高級餐廳22%,按稅前飯錢算。

對餐廳服務不滿意,小費怎麼給?格羅茲提醒,即使點的是魚,上的是雞,也不能不給小費。對服務實在不滿意的,可找經理談,然後只給最低10%的小費。

渥爾頓提醒,不僅要給服務生小費,還要給泊車工小費,如今免費泊車服務,仍需給小費。許多人認為,免費泊車無需給小費,但標準做法是每次免費泊車服務小費2~5元,無論是泊車還是提車。也就是說,無論泊車服務是否免費,每次都要準備4~10元的泊車小費。

責任編輯:滕冬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