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

北宋名臣名將器量過人 忍字功夫了得

歲月長河滾滾而逝,千載歲月轉眼即過,回首過往,閱讀先賢事蹟,他們的胸襟閃耀的光輝,依然能照亮今人的心靈。(Fotolia)

呂蒙正、富弼、李沆、狄青等人是宋朝名相名將。身分顯赫,位高權重。當他們遭到辱罵和誹謗,又是如何面對的呢?

無端遭罵 聽而不聞

呂蒙正(944年─1011年),北宋名相,為人寬厚正直,對上遇事敢言,對下寬容有雅度,曾三次登上相位。

呂蒙正剛入朝為官時,朝廷中有官員指著他說:「這小子也配當參政?」

呂蒙正就像沒聽到一樣,聽而不聞。他的同僚氣不過,想去質問那人並問他的姓名。呂蒙正沒讓他去問,勸阻了他,說:「如果一旦知道了對方的姓名,終身便難以忘記,不如不問。」人們聽說此事,都很佩服他的雅量。

另一位北宋名相富弼(1004年─1083年),也和他持相同態度。富弼年輕時,有一次聽到有人辱罵他,他就像沒聽見一樣。有人對他說:「那人正罵你呢!」富弼說:「恐怕是罵別人吧。」

那人又告訴他:「他指名道姓地罵你啊,說富某人。」富弼說:「天下之大,難道就沒有同名同姓的人嗎?」

不善加己 直為受之

北宋有一位大臣呂公著(1018年─1089年),為人莊嚴持重,心性純正恬靜。平日居處,待人處世,從不疾言厲色,並且對於聲色、錢財甚至榮耀,都看得很淡。

他從不與人計較是非曲直。聽到誹謗自己的話,也不會為己辯解。年少時,他曾寫下座右銘:「不善加己,直為受之。」當別人對你做了不好的事,你只管承受下來,不要計較。

書生責難 聖相謙謝

宋朝「聖相」李沆(947年─1004年)擔任宰相,雖已位極人臣,有一天卻無故遭到非難。他是如何對待的呢?

那天,他出行時,遇到一個年輕氣盛的書生。那書生攔住他的馬,呈上一封狀子,細數李沆為政的缺失。

李沆謙遜地向他道謝,並說:「等我回家以後再詳細閱讀!」那名書生大怒,跟在他的馬後,當眾責罵他:「你位居高官大位,卻不能好好地安民濟眾,又不引咎辭職,把位子讓給賢能的人。長期以來,你妨礙賢士報國之路,你難道就不感到慚愧嗎?」

李沆坐在馬上,恭敬不安地說道:「我已經數次請求辭退,無奈皇上不允許,所以我也不敢離開!」李沆和年輕書生談話,始終沒有怒色,沒有不耐煩的意思。

副帥挨罵 依然登門致謝

北宋名將狄青(1008年─1057年)擔任真定副統帥時,有一天宴請劉威敏,一個叫劉易的人也同坐在席位上。

劉易向來粗疏猛悍,見助興的唱戲者扮演儒生,竟勃然大怒,說:「在臉上刺字的士兵竟敢這麼做!」繼而破口大罵狄青,污言惡語,不絕於口,最後還憤怒地站起來亂扔酒杯、盤子。

狄青神色自若,完全沒有把他放在心上,只管笑著與人說話,語氣更加溫和。劉易回家後,冷靜下來時,方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多魯莽,心中後悔不已。這時,狄青已經來到他家,向他賠禮道歉。

這幾位宋朝名相名將,或出入朝堂,為國運籌帷幄;或統帥大軍,鎮守一方國土。然而,他們在面對下屬或陌生人的非難時,卻有足夠的心胸寬容對方。歲月長河滾滾,轉瞬即逝,回首過往,展讀先賢事蹟,他們寬宏的胸襟閃耀著光輝,千秋萬載,依然照亮今人的心。@*#◇

參考資料:

《宋史》卷二百六十五

《忍經》

《童蒙訓》

《德育古鑒·性行類》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