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梗阻性黃疸治療取得新進展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28日訊】被醫學界視為難治之癥的惡性梗阻性黃疸的治療,近日在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喜獲新進展。這家醫院介入科王小林主任醫師等采用新穎的“二步療法”為上百例患者施治,取得了較好效果。

新華社報道,因各種腫瘤引起的膽道系統惡性梗阻性黃疸,發現時多為晚期。如不及時接受治療,病人生存期不足3個月。由于腫瘤位置特殊,患者一般身体耐受情況較差,僅5─20%的患者可以接受外科切除術和分流術。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介入科王小林主任醫師等專家經多年研究,在我國較早開展了在患處放置膽道支架的新方法來緩解惡性梗阻性黃疸患者的臨床癥狀,以便使患者獲得進一步治療的機會,延續生命。在治療過程中,專家們發現﹕由于腫瘤繼續生長,常會引起支架堵塞,造成黃疸複發,而在支架置放的同時,積極控制腫瘤的生長,則是提高療效的關鍵。為攻克這一難關,醫務人員新近又探索出了全新的“二步療法”新技術﹕專家們對惡性梗阻性黃疸的患者放置支架后,將細小的放射源,通過膽道直接送至腫瘤位置進行腔內放射治療。這種新方法不僅可使患者的局部腫瘤病灶較快地消褪,癥狀緩解,而且由于放射源体積小,極易接近腫瘤,縮短了“轟擊腫瘤”的距离,并使射線集中于腫瘤區域,從而能在最大程度上殺滅腫瘤,比常規療法更具針對性和殺傷力。而對病人的正常組織則影響較小,把腫瘤治療的副作用降至最低。

据悉,這一新技術已在臨床治療中取得滿意的療效。通過“二步療法”治療的惡性梗阻性黃疸晚期腫瘤病人,平均生存期可達16.8個月,明顯高于通常采用的“經皮穿刺行膽道引流術”(????術)平均8個月的生存期,且無一例出現并發癥,進一步延長了此類病人的生存期,提高了他們的生存質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出世一月遭兩次開刀 初生女嬰絕處逢生 (10/15/2001)
  • 相關新聞
    瑞典研發高效便宜可充電鋅電池 彌補鋰電池缺點
    哈勃揭示NGC 2005球狀星團為宇宙化石
    馬斯克560億美元薪案獲批 股東解釋原因
    Light Phone推出第三版傻瓜機 只打電話不上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