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擊腐敗經濟精英紛紛落馬

標籤:

【大紀元11月1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9日報導) 最近幾年,中國許多經濟精英在反腐敗的浪潮中紛紛沉沒。人們的印象是,只要是受到“雙規”,接受當局審查,幾乎查一個倒一個。這些腐敗分子受到法律制裁自然讓痛恨腐敗的百姓高興,但專家們也為此感到憂慮,反腐被人作為政治工具進行利用,不會對腐敗現像產生有效的遏制效果。

中國打擊貪污腐敗的力度看來越來越大。中箭落馬的名單中湧現了眾多的明星,有政治明星、經濟明星和電影明星。比如政治明星成克傑、陳希同、經濟明星王雪冰、朱小華、仰融、高嚴、楊斌以及電影明星劉曉慶等等。他們中職務最高的是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和人大副委員長成克傑;老百姓過去報怨說,當局在反腐問題上一直是只拍蒼蠅不打老虎。現在好了,打了這麼多老虎,老百姓應該拍手稱快了。但是, 從實際情況來看,中國的經濟犯罪和官員貪污腐敗行為的確在大量增加。據中國官方的統計資料,從1997年到2002年,中國法院審理了118多萬件官員貪污受賄、濫用公款等經濟犯罪的案件。判處的官員多達188萬多人,其中省部級有19人,司局級有318人,縣處級為2031人。另外還有大量的案件是在黨內處理,並沒有移交給法院。

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普遍認為,腐敗問題日趨嚴重是和中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分不開的。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市場導向的經濟改革,實質上就是化國有為私有的過程。胡平指出,由於沒有媒體輿論的監督,私有化過程就成了權貴私有化的過程。形式上是市場化了,但大量的經濟資源掌握在政府官員手上,要經商,要搞經濟活動,就必須通過賄賂官員,得到他們的保護和支持。可以說腐敗不僅是難免的而且是必須的。

關心中國問題的人和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過去批評中國當局只拍蒼蠅不打老虎。現在中國政府打了一些老虎的時候他們又批評說,反腐敗變成政治鬥爭的工具。那麼究竟應當如何進行反腐鬥爭才能真正收到反腐敗的效果呢?政治評論家胡平表示:“要解決問題就要建立真正的法制,開放民主,首先是開放新聞輿論的監督。從這個地方著手我們才可望有真正意義上的反貪、反腐敗。否則它就很容易變成上層鬥爭的一種工具。”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共權力爭奪与腐敗案件
中國百姓怎麼看十六大(2)
金融時報指中國腐敗成風
金融時報稱中國貪污腐敗問題極其嚴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