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隨筆

台北:”動感之都”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22日訊】不管是道地的台北人,還是來此討生活的外地人,假使問他們台北的文化特色是什么?或許會讓他們面有難色。對啊,台北的文化是什么?台北好像什么都有,可是又好像少了一點什么,生活版圖隨著改朝換代,總帶點空間錯置的突兀。街頭巷弄間有中有西、有本土有外省、有“日”潮与“韓”流,有前衛也有老舊。台北真很難形容与定位。

  建議您在假日早晨走一趟中正紀念堂或國父紀念館。紀念這名詞是給觀光客用的,對一般市民來說,不過是在狹小的居住空間中,難得的休閑綠地。即使對外來客而言,這政治意味濃厚的地區,但放眼望去———有跳土風舞的媽媽隨著音樂搖擺,占据另一邊地盤的可能是跳街舞、很Hip-Hop的青少年,練啦啦隊的學生与鼓隊相約在此磨練默契,當然也有數十年如一日的練太極拳老人們。

  遠方客人初來乍看,可能覺得這景觀有點好笑,但其實大伙儿各据山頭、平衡得十分微妙。而這正是台北的奇妙之處,假使你待得夠久,就越能體會這种各据山頭所孕育出的微妙平衡。台北的精彩也在市井巷弄間,你可以瞧瞧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什么不一樣的風格,而參与其中的市民,又与這城市互動出什么不一樣的調調。

  想在台北走動,捷運是最好的選擇。

  從捷運出口到每一個定點,都得靠步行,而步行,是真實體驗一個城市最好的速度。捷運的出現,改變了台北人的行進模式。現在捷運的好感度已經躍升在摩托車(尖峰時刻馳騁市區的摩托車之多,是不少觀光客的第一眼文化沖擊)与公車之前,至于不切實際的汽車(光找停車位,就是住在台北的一頁辛酸血淚史),乃至于車資三級跳的計程車,都比不上捷運新穎、干淨又便利。

  捷運也逐漸改變台北人的生活習慣。現在約了人見面,附近有沒有捷運站出口,比有沒有停車位更重要。以往拿塞車作為遲到用的借口(這是被多數台北人默許的遲到借口),對住在捷運沿線的人已經不那么管用了。

  木柵線与淡水線開通后,這兩條高架捷運提供了另一种觀看台北的角度。若是搭上木柵線,車廂以离地約二樓的高度穿梭在大樓間,一邊移動著一邊觀看下方的車水馬龍,對台北人來說,也是很新鮮的體驗。

  目前使用人次最高的板南線(新埔到昆陽),一路由落寞老舊的西區直達繁華的商業東區,再往前連結至新興的信義區,可以明顯感覺出商圈的此消彼長,几個停靠點也區分了消費族群的不同。

  從最南端的龍山寺開始,這一帶可以體會到台北最庶民的生活方式,白天以香火裊裊的龍山寺為主軸,香客絡繹不絕,附近延伸的商家也以佛具店為主。一到晚上全然聲色犬馬,各路人馬都涌了進來,有當地居民、也有各國觀光客,一起加入流光溢彩的夜生活。不要只被華西街觀光夜市給吸引了(越是打著觀光的名義,越容易被當成冤大頭),也要往觀光夜市左右兩旁逛去,這里地上擺的、店面賣的日用品,一律以最低標准起跳,但不保證品質。

  逛夜市的樂趣之一,除了可以從攤頭吃到攤尾,嘗遍台灣小吃(蚵仔煎、肉圓、米粉湯、咸酥雞……),還可以欣賞一下流行文化的廉价复制版。通常流行走到這里,已經變調走樣,抄襲或盜版會以令人啼笑皆非的形式出現,例如故意拼錯字的名牌服飾logo,或是筆法拙劣的卡通人物仿冒。哪家的厂牌被仿冒得最离譜,哪种卡通圖案曝光率最高,在夜市提供了最不一樣的民意調查,而且和時尚雜志的分析完全兩樣。想充分享受此种旺盛生命力的庶民夜生活,也請務必前往此地:劍潭站的士林夜市。

  再往下一站西門,這里曾經是台北最繁榮的鬧區,如今成了青少年聚集的灘頭堡。每逢假日搭捷運來到西門站時,觀察上下車的年輕人也是極大樂趣。他們的新奇打扮絕對令你大開眼界,從五彩繽紛的發色(即使出現粉紅色也不奇怪)到腳下蹬的足足15公分高的面包鞋(甚至更高都有可能),什么個性裝扮都有可能。來到這里,背的袋子夠不夠特別,袋子上挂著的絨毛娃娃有沒有來頭,頭上戴的帽子材質流不流行,所有細節都很錙銖必較,務必要穿出自我,敢人所不敢。因為到西門町出沒,不只是呼朋引伴而已,還要秀出個人的行頭,越引人注目越好,最好能登上下個月服裝雜志的“最佳街頭穿著。

  如果你覺得他們奇裝异服,不小心皺了眉,別不承認,那就是上了年紀的證据。

  說到西門町,還得提提它和電影的淵源,早年從日据時代就被有計划性地規划為映畫娛樂鬧區,當時台北六家大型戲院中,西門町就占了四家。一直到現在,坐落在西門町周圍的几家老牌電影院,例如在武昌街的樂聲、日新与豪華,名气猶在。利用等電影的空檔,記得光顧一下附近的泡沫紅茶店,坐下來喝杯珍珠奶茶,瞄几眼店內的辣妹服務生,絕對是很西門町的經驗。其中被認定為古跡的紅樓戲院,如今正在改建為電影博物館,也是必看景點。

  來到東區,以忠孝复興站的SOGO為起點,往前一直延伸到國父紀念館,這中間大型百貨与知名品牌服飾店面連成一气,因為吃喝玩樂的代价比較高,于是東區始終散發著都會時尚的調調。雖然這么划分過于籠統,但是西區确實比較庶民,而過了捷運的忠孝复興站后,就越來越雅皮了,而且是穿著与談吐雙管齊下,穿要穿出品味,話要說得文藝(如果在東區某咖啡廳休息,听不懂隔壁桌在討論什么BOBO族之生活態度,不要緊張,你完全正常)。

  雅皮的證据之一是,咖啡店數量多得嚇人。事實上,整個台北市的咖啡店密度,在亞洲几個城市之中,也算是數一數二的。記得武俠電影有句台詞說道:只要有人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不過在台北,只要有人,就有咖啡!台北人的血液里就流著咖啡因!不信你在東區拉個雅皮問問看,他的人生志愿一定有一項是將來想擁有一間自己的咖啡店。咖啡之于台北人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咖啡為什么那么重要?因為台北人在咖啡店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公領域可以提供洽公、約會、敘舊、談心等;私領域可以提供獨自沉潛思考、欣賞音樂、寫文章、赶報告、看看書、觀察人,或明明想沾點人气卻又想裝酷等。

  總之,這几年咖啡人口暴增,一些裝潢別出心裁的咖啡店也為台北的城市景觀增色不少,咖啡怎么喝、到哪喝也儼然成為一种顯學。你在台北人最愛的誠品書店,可以發現咖啡相關書籍的專柜,其中光是推荐台北的咖啡店導覽書就有好几本,以及如何在家鑽研泡咖啡技巧的指南書,乃至于到國外咖啡好店朝圣的旅游書。所以,來到台北,走累了一定要鑽進咖啡店去歇會儿。想在台北街頭找咖啡一點也不難,隨便四處張望一下,或往巷弄鑽去,一定可以發現咖啡的蹤影,而且大部分都有點意思。當然,真要斟酌气氛、講究味道,就得靠識途老馬引路。

  寫到這里,想起一位外國朋友形容的台北印象。她說台北像是她第一次吃的八寶冰,吃進一口,什么奇奇怪怪的味道都在嘴中混在一塊,說不出是好吃還是難吃。Funny!這是她下的結論。沒錯!其實就是這樣!台北在文化表現上或許還不夠上道,但是別低估了這城市的能量。這么有活力,24小時都在活動的城市,不管什么時候來訪,你都不會無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樂趣。

(万維讀者网絡)(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三論機會成本 (2/22/2002)    
  • 麥當娜展琴藝一鳴惊人 入圍吉他大獎”吉普森獎” (2/22/2002)    
  • 印尼申請舉辦拳王爭霸賽 (2/22/2002)    
  • 布什總統夫人蘿拉獻藝學習拉麵絕活 (2/21/2002)    
  • 考試院通過公務員和平紀念日放假不必補上班 (2/21/2002)    
  • BBC: 美國就法輪功問題提出抗議 (2/21/2002)    
  • 華航宣布自四月一日起開啟台北到印度德里航線 (2/21/2002)    
  • 第二批大陸僑胞旅行團來自美國舊金山 預計三月初抵台 (2/21/2002)    
  • 布什即將抵北京之際 美國就法輪功問題提出抗議 (2/21/2002)    
  • 美國正式抗議中共逮捕法輪功學員時虐待美國公民 (2/21/2002)    
  • 死亡后的生命:博士的瀕死經歷 (2/21/2002)    
  • 中共問題專家指胡錦濤任党的總書記似成定局 (2/21/2002)    
  • 他值200万英鎊-實德為繼海自豪 (2/21/2002)    
  • 捐血送樂透,台北捐血站大排長龍 (2/20/2002)    
  • 台北榮總成立腫瘤專科照護病房 (2/20/2002)    
  • 賞花行/陽明山花季 於3月9日綻開 (2/20/2002)    
  • 國親合作 連:下一役打北高選戰 (2/20/2002)    
  • 財劃法修法 馬英九提出三要求 (2/20/2002)    
  • 台大碩士設脫衣網站 破獲被逮 (2/20/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