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獎連續四年空缺 國家科學技術獎出現尷尬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3日訊】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的同時,人們不得不面對一個更顯尷尬的現象: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的一等獎仍然空缺,并且這已是連續第四年空缺。
  像20世紀80年代受到獎勵的人工全合成牛胰島素研究、型雜交水稻這樣重量級的科技成果哪里去了?國家科技大獎為何會連續多年出現空缺?
  專家指出,這种現象反映出我國缺乏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和重大技術發明創造。國家科技大獎的評選標准基本与國際接軌,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的項目必須在國際上居領先水平。我國科研成果中原始性創新的不多,大的原始性創新更是鳳毛麟角,這樣最終會造成技術的依賴,更談不上國際領先了。
  急于求成,過于強調“產出”,只能出現階段性成果。
  我國科技系統相互封閉、重复立項的問題長期存在,特別是以單項技術研究為主的項目管理模式,使得每年所取得的數万項科技成果,很多由于缺乏优化組合与集成,最終不得不束之高閣。
  經費投入的不足,則直接影響科研的順利進行。
(新華社)(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國際上首次成功使大腦斷血80分鐘的“死”猴複活 (1/26/2002)    
  • 戈爾擔任多校客座教授並關注生物科學技術 (1/12/2002)    
  • 日本政府“口出狂言”: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 (1/7/2002)    
  • 西元909年的瑪雅文明与西元1999年的現代文明 (1/2/2002)    
  • 微軟被封殺出局的背后 (1/1/2002)    
  • 方正出奇招 “陷阱取証”告倒盜版代理商 (12/23/2001)    
  • 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錢學森星” (12/22/2001)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把創一流體育教學水平作為必要條件 (12/20/2001)    
  • 港六學者當選中科院士 (12/11/2001)    
  • 中國兩院院士角逐內幕 (12/10/2001)    
  • 兩院院士增選拷問科學家良心 (12/9/2001)    
  • 遺傳工程是美夢還是噩夢? (12/8/2001)    
  • 兩岸科技名詞統一 排除溝通障礙 (11/30/2001)    
  • 中國每年至少超過20万人食物中毒 (10/10/2001)    
  • 中國科學院院士白春禮獲國際化學工業協會國際獎章 (10/7/2001)    
  • 毛主席的遺體是神化還是火化? (8/28/2001)    
  • 江西14歲孿生兄弟雙雙考入中科大 (8/15/2001)    
  • 中國超強超短激光研究獲得重大突破 (8/10/2001)    
  • 日本海洋科學技術中心稱觀測到厄爾尼諾現象前兆 (8/6/2001)
  • 相關新聞
    日本海洋科學技術中心稱觀測到厄爾尼諾現象前兆
    中國超強超短激光研究獲得重大突破
    江西14歲孿生兄弟雙雙考入中科大
    微軟被封殺出局的背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