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陰陽不是迷信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29日訊】一說起陰陽,有的人就會聯想到舊社會專看墳地風水的“陰陽先生”,或者聯想到在城隍廟給人看相、測字、卜卦的“算命先生”,甚至會聯想到滿口陰陽套話、裝神弄鬼的“端公”、“巫婆”。于是,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陰陽似乎成了封建迷信的同義語;中醫的“陰陽學說”也被看成故弄玄虛的玄學了。

其實,這完全是一种誤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陰陽二字是經常使用的。拿地面來說,有的地方陰濕,有的地方向陽;拿天气來說,有細雨綿綿的陰雨天,有晴空万里的艷陽天;拿日歷來說,農歷稱為陰歷,公歷稱為陽歷……。在現代科學中,陰陽二字也是經常使用的。在物理學中的電極有陰極、陽極之分;在化學中的离子中有陰离子、陽离子之別;在醫學中,檢查身體要區分陰性體征、陽性體征,出化驗報告則有陰性結果、陽性結果……。

由此可見,陰陽作為相對的概念,用來區分事物的屬性,無論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現代科學中,都是屢見不鮮的,怎么能把陰陽和迷信混為一談呢?!陰陽學說,原來是我國古代的一种哲學思想。早在殷周時期,已具雛形,到了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日益成熟。陰陽學說不僅用來解釋自然界的各种現象,而且深入到醫學領域,成為中醫獨特理論的重要內容,几乎滲透到中醫學的每一部分。

從人體的組織結构來說,上部屬陽,下部屬陰;外側屬陽,內側屬陰;體表屬陽,內臟屬陰。每一內臟,又有陰陽之分,如心有心陰、心陽,腎有腎陰、腎陽。從疾病的診斷治療來說,診斷任何疾病,都要區別陰陽,或者屬于陰性病證,或者屬于陽性病證;治療任何疾病,都在于調整陰陽,恢复相對平衡。例如,人體的“陰”不足,人體的“陽”就會相對旺盛,因而形成陰虛陽亢的病理狀態,出現頭昏脹痛、面紅眼赤、煩躁失眠、口干舌燥等症狀(可見于某些高血壓病人)。治療的辦法,就是滋陰潛陽:把不足的“陰”補起來,把過亢的“陽”平下去,扭轉陰陽失調的狀態,使陰陽重新歸于平衡。

中醫用陰陽學說來說明生理病理,指導診斷治療,內容充實、具體而富于變化。它既不神秘,也不玄妙,但卻顯示出從宏觀,整體的角度來說明各种醫學問題的特點,所以被稱為獨特的醫學理論。

摘自﹕健康123(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七與生命周期 (3/28/2002)    
  • 西部開發之紫坪鋪工程將斷送都江堰 (3/22/2002)    
  • 色情及迷信媒體炒過頭 (3/17/2002)    
  • 高貴的“女囚” (3/11/2002)    
  • 菲律賓大地震 11人喪生5千人逃離家園 (3/7/2002)    
  • 未來科學:走出迷惑(文章摘要) (3/4/2002)    
  • 台聯指佛指舍利只是江澤民眼中的統戰工具 (3/3/2002)    
  • 副總統呂秀蓮發起「五不運動」 希望導正台灣社會風氣 (3/2/2002)    
  • 一篇讓我恐懼的報道 (3/1/2002)    
  • 首屆世界未來科學与文化大會即將在英國劍橋大學召開 (2/28/2002)    
  • 万有引力与旋机的思考 (2/19/2002)    
  • 彩券熱 游揆籲勿沈迷、迷信 (2/12/2002)    
  • 劉飛躍:非暴力之聲——民主与動亂 (2/6/2002)    
  • 副局長迷信“風水”拆門打人贏官司 (1/18/2002)    
  • 南美:犯忌諱重漆電話亭 足球老板真迷信 (4/28/2001)    
  • 洪哲勝: 迷信槍桿子﹐遠遠不如相信人民 (4/24/2001)    
  • 伍凡: 華盛頓對北京正採取“接觸和圍堵”的兩手策略 (4/21/2001)    
  • 劉飛躍﹕非暴力鬥爭的可行性 (4/20/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