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凡: 華盛頓對北京正採取“接觸和圍堵”的兩手策略

伍凡

人氣 3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21日訊】布希政府上臺才不過兩個月,華盛頓對北京的政策已明顯的在變強硬,布希政府正在調整華盛頓對北京的策略,改變過去克林頓政府對北京的遷就政策。

布希政府對北京策略的改變,從廣泛的角度來看,有其深遠的意識形態、政治、經濟、國際貿易、外交和軍事等諸方面因素形成的結果。這可以分成中國大陸的因素和國際因素兩部份:

先看影響華盛頓和北京關係的中國大陸的因素。

中國大陸在推動經濟發展上有三個動力:國際貿易,政府投資經濟建設和人民內需購買力。這三者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發揮作用相差很大。近幾年真正推動國民經濟 GDP 上升7% – 8% 主要靠的是國際貿易。中國國際貿易年度額已經達到全國 GDP 的40%,一旦國際貿易風吹草動,必將影響到中國的家家戶戶的收入。國家投資經濟建設基本上是靠國債和居民在銀行中的存款。同時,最近幾年因種種原因,中國大陸人民寧可把錢存在銀行也不願多花錢,居民存在人民銀行的購買力對整個國民經濟沒有顯著作用,這對整個國民經濟有害無利。美國政府看准了國際貿易對中國經濟發展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在同意中國參加 WTO的條件要求提得相當高,其原因之一是北京與華盛頓的貿易中,北京順差在2000年高達600億美元,2001年可能會高達800億美元。據報道二月份北京對美國貿易順差已超過日本對美貿易順差。雖然北京和華盛頓的貿易額僅占美國國際貿易總額的3%,但美國不願意看到北京利用這些鉅額貿易順差的資金去購買俄國製造的武器準備攻打臺灣和威脅美國。因此,北京政府在獲得足夠的貿易順差,並獲得足夠多的外資投資大陸之後,仍不願意儘快地加入WTO,美國政府是相當不快的,因爲美國還沒有完全打開中國市場。如果在今年6月以前,北京政府仍然不願意加入WTO,美國國會將會重新討論給於北京的PNTR的法案,屆時,北京和華盛頓的關係會更惡化。

臺灣問題在北京和華盛頓關係中的分量相當重。人民解放軍在福建和江西兩省已佈置了多達300枚的M9和M11短程飛彈,對臺灣威脅與日劇增。臺灣要購買神盾艦,潛水艇、攻擊型直升飛機和預警雷達系統。爲了台海兩岸軍力平衡和維持台海安全穩定,美國可能同意出售上述武器給臺灣,爲此北京當局已警告美國,由此北京和華盛頓關係將走上嚴重緊張的地步。

在中共內部正形成的一股”反江派”勢力,江澤民在中共內部的權位是否穩定,以及江澤民將於今年9月中共六中全會上辭去中共總書記和國家主席職務的傳聞。這些是布希政府對北京策略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布希政府面對的是北京政權領導層的未來不確定因素,美國政府希望北京政府是由中共內部改革派人士領導,使中國走上民主化道路,遵守國際社會大家庭的準則。美國政府在這方面唯一能著力點的是強調人權,打人權牌,促使中國走上民主化道路。在冷戰時代,美國政府運用人權外交對付蘇聯而獲成功,那正是雷根和老布希共和黨的功勞。

在錢其琛訪美之前,北京派出三位已退休的駐美大使,會見布希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萊斯小姐,中共單方面抗議美國支援法輪功長達二十分鐘,這次會見最後不歡而散。這是北京和華盛頓關係中的不可思議的事情。可見法輪功已成了北京與華盛頓外交關係中的特殊重要因素。

從國際角度來看,影響北京和華盛頓的關係有下面幾個因數:美國共和黨反共意識形態有其歷史根源,加上美國共和黨代表大軍火商利益,在蘇聯瓦解之後,美國面臨一個事實上與美國利益相對抗,意識形態相對立的敵人,以作爲擴充軍備的理由。而由中共獨裁專制統治下正在新興上升的中國大陸填補了這個角色。但這能完全責怪美國共和黨嗎?不能。如果北京政府是個遵守國際準則的民主政體,美國怎麽也找不上北京來作爲軍事目標,有了“六四”大屠殺,鎮壓民主黨和法輪功的不光彩記錄,世界各民主國家一定會百倍警惕中國大陸國力的成長。

布希政府正在調整美國對亞洲外交政策的重心,把亞洲外交重心放在日本,而不是克林頓政府把美國亞洲外交政策重心放在北京,並和北京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布希調整亞洲外交政策的重心有兩個理由:首先,美國和日本的經濟生産力合計約占全球生産力(GNP)的40%,美國目前經濟正在下滑,爲了能使美國經濟逐步上升,在亞洲一定要和日本合作。中國大陸1997年的整體生産力僅約占全球生産力GNP的3.5%,估計在2000年其總體生産力占全球生産力GNP約4%,規模不夠大,對恢復和提升美國經濟生産力,中國大陸不會有太多的幫助;其次,美國在亞洲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夥伴,以求在軍事,經濟方面能抑制獨裁專制的中國大陸的強盛,這個夥伴就是日本。加上日本在歷史上就是中國的死敵,這很容易挑起日本舉國對中國的害怕和不滿。布希政府調整亞洲外交政策重心,北京和華盛頓的關係就會顯得冷淡和緊張。

在蘇聯瓦解之後,俄國已喪失了東歐的勢力範圍,而美國和北約的勢力趁機向東歐擴張。俄國爲了自身的安全,再次回頭和北京合作,希望以中俄兩個大國力量來抗衡美國和北約。這個國際形勢必定會影響北京和華盛頓的關係。但是,北京和莫斯科絕對不是永久的長期的朋友,在歷史上欺負中國最長久,傷害中國最深的是俄國和蘇聯。北京和莫斯科的合作雙方都是短期利用而已。在NMD問題上,開始北京和莫斯科堅決反對美國建立NMD系統,此後不久,華盛頓提出和莫斯科合作開發建立美國和歐洲的NMD系統,俄國接受了,就這樣莫斯科一腳把北京踢開,反而弄得北京更難和華盛頓談判NMD問題。

美國正聯合日本,南韓對抗北京,並引誘越南和印度牽制北京。從中國的東邊、南方和西域三個方面悄悄的形成圍堵中國大陸的勢態。中國大陸不斷的增加部署進攻臺灣飛彈和軍事戰鬥機的力量,勢必形成軍備競賽,以臺灣海峽爲中心的冷戰趨勢正慢慢形成,並將擴散到亞太地區,這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是非常不利的。

北京軍方的戰略意圖經由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向美方透露,在美國支援臺灣反抗中共武力攻打臺灣時,中共將用核彈轟炸洛杉磯而泄露天機,引起美國高度警覺,此後美國提出要建立全國飛彈防禦系統NMD。這能怪誰?這只能怪中共黨政軍領導層的盲目狂妄的民族主義心理。在北京和華盛頓關係中這一個心理對立狀態是很難消除的。

中國大陸爲了發展經濟,在”十五”計劃中已確定發展家用小汽車工業作爲發展經濟的支柱工業,但至今中國沒有發現特大的、開採成本低廉的石油礦源。爲了供應中國家用小汽車用的汽油,中國勢必要進口大量石油。目前可以看到的石油供應國是伊拉克、伊朗、俄國、哈薩克以及里海周圍的採油國。伊拉克和伊朗是北京的夥伴,是美國的敵手。美國想要影響世界石油市場價格和石油能源,近年來世界石油價格聯續上漲,從10美元/桶上漲到30美元/桶,中國逐漸加入世界石油消費者市場,不久將成爲世界石油市場上最大的買主,在世界石油市場上和爭奪石油産地必然有一場搏鬥。而世界石油能源和市場的爭奪與控制是20世紀初以來引起國際經濟衝突和軍事戰爭的最重要因素,由此可見石油能源這一領域的國際鬥爭必然會長期影響到北京和華盛頓的關係。不久前伊朗總統訪問莫斯科,這表明伊朗和俄國的進一步合作,爲了對抗美國,北京也將會加入這一陣營。這就在中亞地區形成了以美國爲一方,中俄伊爲一方的經濟對壘戰。

去年韓國和朝鮮走上了談判和解道路,金大中訪問了平壤。朝鮮半島事態發展將造成北京對北韓影響力大大下降。布希政府上臺之後,朝鮮和美國關係又趨向緊張,北京正在利用這一事態,曾慶紅訪問平壤,江澤民也將訪問平壤,北京對平壤的無償援助又在繼續,這是北京支援平壤抵抗美國的行動。在朝鮮半島,北京、華盛頓、平壤和漢城之間正在進行外交和軍事角力。

歐洲聯盟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磨合,已成長爲一支能控制歐洲大陸的和平力量,蘇聯瓦解之後俄國國力大大削弱。因此,在歐洲再發生大型區域戰爭或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大大地下降了。相反地,全球僅存的四個共産國家:中國、北韓、越南和古巴有三個在亞洲,有能力發動區域性戰爭的是中國和北韓,而公開叫嚷要和美國打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只有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另一個區域性戰爭的發源地是中亞地區:伊拉克和伊朗,以及潛在的區域性戰爭發源地是南亞:印度和巴基斯坦。上述有能力發動戰爭的國家都鄰近中國,大都和中國有密切的軍事和經濟關係。因此,可以說21世紀在亞洲發生區域戰爭或世界大戰的機率最高,並且中國一定會在不同程度涉及戰爭,而最終中共將和西方民主國家大戰。在這種國際大格局背景下,布希政府的國防部長倫斯斐上臺後不久即公開宣佈美國的全球戰略重心由歐洲轉移到亞洲是很必然的事。美國全球戰略重心轉移到亞洲目標就是針對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大陸,這一點北京與華盛頓雙方心昭不宣,江澤民和張萬年很清楚。所以江澤民和張萬年等人在中共黨政軍內部講話宣佈要準備戰爭,要準備早打、大打,甚至打第三次世界大戰。江澤民於3月9日在九屆全國人大九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會議上講話。江澤民說,對布希策略是以柔克剛,對外不想和美國鬧翻,對內則充分認識霸權主義本性,要落實科技強軍戰略,要擁有威懾力量的軍事裝備和戰略核武器。江澤民這段話的兩面性暴露無遺,表面上表示要和美國和平往來,暗中卻時刻準備和美國打核子戰爭。中共的這些言行給布希政府制定對華政策以事實依據,美國不得不充分防備中共戰爭狂人的進攻。

美國核潛艇和B-2轟炸機進駐關島、美日兩國加緊實施美日安保條約、美艦訪問新加坡、美國和菲列賓可能重新談判美軍長駐菲列賓、美國正在和越南談判利用金蘭灣軍港,美國和哈薩在哈薩克境內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以及美國和臺灣未來可能的實質性軍事聯盟等等,這些都是美國在作長期的軍事部署,以圍堵北京軍事力量的擴張。

北京和華盛頓的關係正處於一個轉捩點,布希政府對北京悄悄的採取”接觸和圍堵”並用的策略。對美國有利的則多用”接觸”(Engagement),對美國不利的則多用”圍堵”(Encirclement),其最終的目的是要使獨裁專制的中國大陸發展起飛得慢些、遲些、效果差些,以等待中國內部民主力量的興起,以等待中國大陸民主化的巨變。

從地緣政治、區域勢力平衡、資源佔據、市場控制以及從歷史、文化、宗教、意識形態背景等諸角度來看,各國之間,各民族之間必定有利益矛盾和衝突,關鍵是如何處理。如果中國大陸不是由中共獨裁專制政權統治,而是由民主政府治理,那麽北京和華盛頓的關係是比較容易解決的,相互間的利益矛盾和衝突是可以通過協商解決的,而不必定要使用戰爭手段打得你死我活。北京和華盛頓不能成爲友好的戰略夥伴,但也不是注定要成爲誓不倆立的敵人,這就要看中共是否變化了,如果中共至死堅持頑固的意識形態不變,則北京就難免不成爲華盛頓的敵人。回顧自十九世紀末葉以來,幾個大國如美國,英國,俄國和日本,都對中國有巨大影響。筆者認爲只有美國,無論在人才培養,資金支援,技術供應、聯合抗日勝利和不侵佔中國領土等等都應該說美國是友善之首。美國幫助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勝利後從未侵佔中國一寸土地。因此,從中華民族長遠發展利益來說,中國大陸應該和美國建立友好關係,不要爲一時一利之計,不要爲了意識形態,不要爲了臺灣問題引發戰爭而喪失了長久的朋友。

退一步而言,從上述分析來衡量,中共當局手中有沒有什麽王牌可以迫使華盛頓對北京大幅度的讓步呢?沒有,無論從人才、資金、技術、資源、經濟發展規模和軍事力量而言,中共當局都處於下風。在中共處於下風的地位之時,還要叫喊要打到你美國家裏去殺人放火,這不是瘋子是什麽?北京現在應該做的事是承認力量不足,實心踏地發展經濟建設,推行政治改革,堅決在中國大陸建立民主政府,維持台海兩岸現狀以待條件成熟和平統一,培養文化教育科學技術,準備花上50年至100年來培植國力,使中華民族真正溶入世界民主大家庭,這才是正道。

過去幾十年蘇聯極力發展核武器和戰略導彈,人民生活貧窮困苦,卻庫存一萬多枚核武器,時刻準備轟炸西方國家。龐大的蘇共獨裁專制政權竟然從未在戰場上使用過一枚核彈,因長期政治專制獨裁和經濟衰敗而轟然傾倒垮臺,人民獲得民主和自由。在中共戰爭狂人的心目中只迷信武裝和暴力,不相信民主和自由。按照中共目前的路線走下去的結果只會步前蘇聯的後塵,在極力與美國軍備競賽中被拖垮。江澤民和現任中共領導人能從前蘇聯瓦解中吸取教訓嗎?看來很難。中共只有自取滅亡,別無它途。

──原載《北京之春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美商務部長暗示﹕將努力延長中國PNTR待遇 (4/19/2001)    
  • 江澤民妥協露底牌 小布什敗中取勝 (4/19/2001)    
  • 江澤民外訪 美國衛星間諜大探秘密交易 (4/19/2001)    
  • 朱鎔基﹕中美關係前景不悲觀 (4/19/2001)    
  • 中國指美國對撞機事件的說法非常不負責任 (4/17/2001)    
  • 中日關係也出現摩擦 (4/17/2001)    
  • 裴敏欣 : 從撞机事件看布什的對華政策 (4/17/2001)    
  • 高凡: 撞機事件和中美關係 (4/17/2001)    
  • 里戈新聞分析:及早歸還偵察機有助於中美關係全局 (4/17/2001)    
  • 紐約時報﹕中美關係 (4/16/2001)    
  • 明日談判美將提三要求 (4/16/2001)    
  • 美國民意支持大陸入世申奧 (4/15/2001)    
  • 【紀元專欄】 張偉國: 徐俊平叛逃與江澤民的責任 (4/15/2001)    
  • 美近七成人贊同布殊處理撞機 (4/15/2001)    
  • 美國的中國症候群 布什深受其苦 (4/14/2001)    
  • 你找丈夫我找妻:美公民薛東華致函中國公民阮國琴 (4/12/2001)    
  • 中美關係無恙碰撞陸續有來 (4/12/2001)    
  • 撞機事件初解決中美關係難平復 (4/12/2001)    
  • 中美關係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頭 (4/12/2001)    
  • 克江無緣相會香江 (4/11/2001)
  • 相關新聞
    美近七成人贊同布殊處理撞機
    【紀元專欄】  張偉國: 徐俊平叛逃與江澤民的責任
    美國民意支持大陸入世申奧
    明日談判美將提三要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