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差在10%以內 馬王堆女尸「复活」之謎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22日訊】新華网長沙4月21日電(記者 劉濤 明星 劉非小)在長沙馬王堆“沉睡”近2200年的古長沙國丞相夫人辛追,日前奇跡般地“复活”了。

   人們超越時空的界限,在親眼目睹丞相夫人秀美面容的同時,也對丞相夫人面容复原的全過程產生了好奇,這運用了什么技術,真實性到底如何?

   复原古尸面容緣自突發奇想

   今年1月11日,中國刑警學院法醫系教授趙成文在江西博物館參觀一明代王墓出土文物展后突發奇想:要為朱元璋之孫--明靖王朱奠培第四夫人吳氏進行相貌复原。10多天后,500多年前的王妃栩栩如生地出現在人們面前,此舉立即引起媒體廣泛關注。
  
   此時,湖南省博物館的馬王堆漢墓陳列正在籌備整體搬遷。湖南省博物館館長陳建明說,籌備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要充分運用高科技來裝備新建陳列館,對馬王堆出土的文物進行更好的宣傳与保護。

   3月初,湖南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通過媒體得知趙教授的事跡,心頭一動,立刻与趙教授取得聯系,提出對2000多年前的西漢女尸進行相貌复原,趙成文欣然應允。

   3月底,趙成文專程飛抵長沙,兩天內收集了复原所需的基礎材料。4月5日,湖南省博物館正式書面委托趙教授對去世近2200多年的辛追進行相貌复原。
  
   “秘密武器”巧奪天工

   趙成文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對千年遺容進行复原,關鍵得益一個叫“警星CCK-3型人像模擬系統”的幫助。這個“秘密武器”,凝聚了趙成文教授大半輩子的心血。

   趙成文是我國刑事相貌學的奠基人。他從1973年起開始從事痕跡學研究,可以迅速根据知情人的口述,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模擬畫像。由于趙教授參与了國內多起大案的偵破,在對千年遺容复原之前,其神探的美譽早已在公安系統內部廣為流傳。

   “警星CCK--3型人像模擬系統”實際上是趙教授實戰經驗和計算机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据悉,此系統通過對數万人照片進行技術處理,可以組合90億乘以1億個人像而不重复。

   “研究表明,人的面相關鍵取決于顱骨的形狀。也就是說,只要顱骨存在,即使被毀容,也能按照一定步驟對其原貌复原。”趙成文解釋說。

据了解,目前國際上普遍使用的面目复原方法主要有四种:口述相貌、繪畫复原、雕塑、計算机還原。“這四种方法都是建立在顱骨的基礎上,只是技術手段的不同,其中趙成文教授的方法最符合中國國情。”中國刑警學院法醫系主任、人類學家依偉力教授評价。

   趙成文此次為辛追分別繪制了18歲、30歲和50歲三個年齡段的面相,其中還為50歲的辛追繪制了側面相。复原主要依据辛追顱骨的X光片、出土時拍攝的面部照片,以及長沙市馬王堆漢墓帛畫和相關歷史文獻資料。

   “在我的眼里,只要顱骨保留完整,兩千多年前的女尸与日常破案中遇到的尸體基本上沒有區別。”趙教授一臉平靜的說,“女尸在地底埋藏了兩千多年,出土30年,但顱骨并未發生太大變化。通過顱骨的X光片,我可以确定其五官的基本位置和形狀大小,面部照片為复原提供了更多的參考依据。帛畫和文獻資料,讓我了解了辛追晚年的生活情景。”


   30歲的辛追為什么首先“复活”?

   30歲的辛追首先在趙成文的手中“复活”。“根据人類學知識,人在30歲時骨頭基本成型,選擇這個年齡首先進行复原,能夠盡可能保證顱骨傳遞信息的有效性。”趙成文解釋說。

   趙成文在對辛追顱骨的X光片分析中發現,尸體腐爛導致辛追在去世后嘴部張開,舌頭吐出,下額脫位,頭部變形;“根据以往規律,這种變形將導致五官變短。比如長臉型就變成圓臉,國字臉變成田字臉。”趙成文舉例說。此外,X光片的拍攝角度也并非垂直正位,形成了一仰角,這都為复原帶來難度。

   据此情況,趙成文首先將X光片掃描入電腦,然后根据解剖學的解剖結构理論,在電腦中對脫位的下額進行复位。隨后,趙成文根据美術學中的“三庭五眼”理論,在辛追的顱骨上畫出眼內側線、眼外側線、鼻翼線、鼻底線、發際線、眉功線、口裂線、下額線、中心線。

   据介紹,“三庭”确定臉的長度,“五眼”确定寬度。發際線是人的額頭到頭發之間的一個標志,眉弓線确定眉毛的位置,鼻底線指鼻下段的位置、下額線表示頭像的最底線的位置。“根据這九條線,基本可以确定五官的位置長度、寬度、大小。”趙成文解釋說。

   辛追的眼睛首先被确定為杏核眼。趙成文認為眼睛也是辛追复原相中誤差最小的部位。他說:“根据辛追顱骨中眼孔的形狀,可以推斷她是杏核眼,再結合出土時拍攝照片和當年的解剖依据,可以肯定辛追生前的眼睫毛很長。規律表明,擁有長睫毛的人,基本上是大眼睛和雙眼皮。”

与眼睛相比,辛追鼻子的形狀确定相對容易。從出土的照片看,辛追的鼻子保存完好,直接可以判斷是小尖鼻,只是由于年代悠久,辛追的鼻子顯得有點塌,鼻翼開始變寬。“這只需在技術處理上把它立起來。”趙成文說。

   30歲的辛追為何是薄唇嘴、狐尾眉?趙成文解釋說:“根据尸體的照片:發現辛追嘴唇較薄,根据口裂線則可以判斷其形狀為典型的薄唇嘴,狐尾眉的依据主要是X光上的眉弓形狀、以及辛追遺體上的眉毛痕跡和已出現的眼睛形狀。”

   辛追的耳朵最后被确認為肥垂耳。趙成文說:“耳朵是保存最好的一個部位,雖然經歷了几千年,但基本沒有變形,只是壓得有點彎曲。雖然有點萎縮,但其大小尺寸,可以根据繪畫學中的‘上不能過眉弓線、下不能超眉底線’的經驗來确定。”

   誤差在10%以內

   “為2000多年前的古人畫像,肯定有一定的誤差,但根据統計資料,誤差應當控制在10%以內。”趙成文說。

   誤差首先是因為X光片美中不足。趙成文在以往對無名尸體的复原過程中,使用的依据是顱骨,而此次只有顱骨的X光片,這必然會帶來一定程度上的遺憾。中國刑警學院法醫系主任依偉力說,雖然趙成文丰富的醫學知識可以最大可能的避免其帶來的不利影響,但复原后的面相在立體感上還是略感不足。

   趙成文在辛追30歲面相的基礎上,制作50歲和18歲的面相時,主要依据統計學的推理,同時輔以一定程度的猜測。

   据史料記載,辛追15歲結婚。因此,趙成文在其18歲時的面相上,有意識的根据30歲面相,將其眼睛畫得更大,更水靈,更流暢,臉型稍微圓潤,眉毛則由狐尾眉變成了柳葉眉,嘴小一點,耳基本上變化不大,還薄一點,而且臉頰透點粉紅。頭稍大一點。同時在胸窩留有一定的凹陷,使其看起來略顯丰滿。“由于沒有辛追年輕時的照片,在具體的制作中只能從人類學知識進行推理。”趙成文說。

   而在繪制辛追50歲面相時,則依照人類學規律,其眼角下落,額頭出現皺紋,鼻子下塌,鼻翼寬,腮部加寬,脂肪增多,肌肉變得松馳。耳朵下垂,脖子加粗。由此推斷,其30歲時的橢圓臉變成長方臉。

   為了盡可能避免在复原中出現偏差,在辛追各個年齡階段的面相确定后,趙成文使用了HCB-1型痕跡閃光制版重疊比對儀,對面相進行了檢驗。其原理是把原來的X光片制成反轉膠片,扣在制成的面相上,利用這個邊緣線進行重疊,縱橫線進行對比,同時對9條標准線進行檢測。

   趙成文說:“這個最后的程序主要是對复原的面相進行檢驗,是一种自我約束,科學的方法。”(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彭隆祥教授:第一個發現馬王堆女尸秘密的人 (4/22/2002)
  • 相關新聞
    彭隆祥教授:第一個發現馬王堆女尸秘密的人
    NASA拍到螺旋星系的明亮條狀結構
    神祕行星在太空出雙入對 顛覆人類認識
    蘑菇不僅是超級食品 研究發現還有一大好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