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大陸農民貧困 結構問題是主因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30日訊】中國時報4月30日報道﹐中國大陸的農民日子難過,不完全是加入WTO,受到海外農產品進口衝擊所致,而是大陸本身的農業和社會結構出了問題,農民的工作受到歧視,收入長年下滑,加上農村幹部貪污腐化,影響所及,攸關整個社會的穩定。

據「遠東經濟評論」最近一期報導,中國農民的不幸和WTO僅沾上一點邊,主要問題在於「人多地寡」,一大堆農民耕種一小片土地,使得生產缺乏效率,作物不具市場競爭力。

報導說,長年來農村收入增幅非常緩慢,最近五年的農民收入僅成長二.一%,年均為二百二十七美元,和城市年均收入的七百六十三美元相比相差懸殊。政府和學界為此規劃系列提振方案,包括提供優質種子、新的種植方法和健全市場信息等等。但這些僅只於有限地區,錢從何來也不清楚。

報導稱,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是,允許農民離開農村,轉赴城鎮就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今年三月估計,大陸目前過剩勞動人口超過二億人,中共農業部亦有資料指出,大陸入世後將進一步為農村帶來二千萬的失業人口。

不過,農民進城至今仍不被官方所鼓勵,在現有嚴密的戶口制度下,農民進城受到歧視,包括住房和教育,農民完全不能享有和城市居民的補助待遇。

報導同時引述中共官方列出清單,指出農業問題的嚴重性。包括土地資源的有限,讓農村創匯不易。如北部和西北部地區的有限耕作土地,正面臨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南部和西南部地區的山區,則難以種植收益。以四川中等收入農家來說,以每家耕種面積低於四畝計算,年均收入約四千元人民幣(相當於五百美元)。

東北地區的耕種土地面積雖多,但每年收成僅有一次,和四川每年四次收成不同;加上北方的水資源少,全國成千上萬的農家基本坐落在一條貧瘠線上。另外,農作物的利潤微薄讓農民苦不堪言。據稱,二百公斤甘藍菜的市場批發價僅有一美元。

報導稱,農業危機雖威脅社會穩定,但它的問題始終遭到政府漠視。如地方官僚為財政支出經常犧牲農村而遭致農怨,貪污腐敗更讓農民怨聲載道。許多農村的醫療和教育制度瀕臨瓦解,留下的爛攤子將遺禍後世。

就這樣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報導說,貧困的下一代因無法受教育,使其更難以到城市謀生而困坐鄉間。為了生活,農村集體賣血的事跡四處可聞,最後竟出現愛滋村的悲劇,過了許久北京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改良品種誕生 水牛增值產奶 (4/30/2002)    
  • 陸委會說大陸維護既有政權與改革兩者間矛盾 (4/29/2002)    
  • 河南數十農民假冒少林武僧行騙遭逮捕 (4/27/2002)    
  • 葉欣:農民自殺現象触目惊心 (4/27/2002)    
  • 胡少江:朱鎔基也沒有說實話 (4/22/2002)    
  • 異象︰廣西西林縣數万蚯蚓上公路自殺 (4/18/2002)    
  • 大陸閩村幹部強徵糧 農民自殺 (4/17/2002)    
  • 陳總統接見神農獎得獎人感謝農民對台灣貢獻 (4/17/2002)    
  • 福建發生官吏徵糧逼農致死案件 (4/16/2002)    
  • 中國農民生活在九地之下 (4/15/2002)    
  • 金陵鐵:世界上還有比當官更容易的事嗎? (4/14/2002)    
  • 阿富汗政府開始大量搗毀罌粟种植園 (4/13/2002)    
  • 肖雪慧:某些人大代表的角色錯位表明了什么? (4/13/2002)    
  • 中國農民北京市政府外靜坐示威 (4/12/2002)    
  • 信丰一奇人 喝煤油養身 (4/12/2002)    
  • 三峽水庫建成農民難耕種 (4/12/2002)    
  • 北京150農民市政府外靜坐 (4/12/2002)    
  • 【紀元專欄】柳大正: 誰來解決農民的問題? (4/6/2002)    
  • 姜福禎:反貪均富 還財於民 (4/5/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