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作劇病毒警告信比真病毒更可怕?

人氣 30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9日訊】「病毒警告信」是最容易造成恐慌,並且讓網友主動轉寄的,趨勢科技的技術支援工程師陳毅任說,這些病毒警告信絕大部分是「惡作劇」。網路安全專家則表示,目前大部分電腦使用者都受到防毒軟體保護,所以真病毒比較少造成傷害,反倒是惡作劇病毒耗費的時間與金錢,往往不輸給真正的病毒。

據中時電子報十九日報導,「不是病毒的病毒」,反而比真的電腦病毒更可怕?防毒軟體公司表示,許多惡作劇病毒警告信對於企業而言,破壞力可能比真的病毒還嚴重。

在所有轉寄信中,「病毒警告信」是最容易造成恐慌,並且讓網友主動轉寄的,信中通常要求收信者檢查電腦中是否有某個檔案,或是提供各種奇奇怪怪的防毒小技巧。這些病毒警告信絕大部分是「惡作劇」,如果真的花時間去看、去查證、去轉寄,不僅花時間,而且也會降低網路效率。

趨勢科技的技術支援工程師陳毅任說,每天都有使用者詢問病毒警告信的真偽,但絕大部分都是惡作劇,根據他的統計,惡作劇佔所有詢問的十%以上,比例並不低,而且來詢問惡作劇病毒的,都是MIS部門,顯示企業也深受惡作劇病毒所困擾。英國的Sophos防毒軟體公司也表示,該公司接到的查詢中,惡作劇病毒已經超過其他所有真實的病毒。

網路安全專家表示,目前大部分的電腦使用者都受到防毒軟體保護,所以真的病毒比較少造成傷害,反而是惡作劇病毒耗費的時間與金錢,往往不輸給真正的病毒。如果以台灣九十年度的平均薪資四萬二千元來計算,假如七百九十萬網路使用者中,有三分之一每週才收到一封惡作劇病毒信,然後花二分鐘的時間來轉寄、查證,一年下來,對台灣經濟的損害可能就超過十億台幣。

Sophos防毒軟體亞洲區發展經理周冠東表示,當網路使用者主動將惡作劇的病毒警告傳給所有親朋好友時,頓時之間,又產生了成千上萬的E-mail,這種效應,絲毫不輸給會主動發信的病毒,例如Love Bug,但是卻不需要半行的程式碼。

周冠東說,對於企業內的郵件伺服器而言,這些人為的E-mail,同樣也會造成負擔,甚至因此當機。除了個人用戶可能會緊張外,許多公司的網路管理人員收到惡作劇病毒警告時,採取的手法可能更強烈,暫時關閉郵件伺服器或網路,檢查病毒是否存在。不論如何,這些動作對公司網路與使用者造成的不便,通常遠遠勝過真的病毒。

另一方面,太多的惡作劇警告,也可能分散使用者處理病毒的注意力(狼來了效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防毒業者把求職信病毒威脅程度升為四級
三大電腦病毒今爆發 警惕虛擬世界道德失範
美國梅利莎病毒製造者被判刑
WHO將擴大艾滋病藥物种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