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象

中國歷代懲貪手法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7日訊】自古以來,貪污風氣幾乎籠罩著整個中國。歷年來行貪受賄者以官居多,而貪額可小於一斗米價,亦可多於一國之庫。

貪污由上至下貫成一氣,正所謂「大有大貪,細有細貪,皆大歡喜。」大貪官首屈一指的可算清朝的和珅,當嘉慶帝抄封他家產時,私財共有八億??以上,所藏金銀財寶之多,史所未見。但和珅的下場眾所皆知,最後還是輸得清清光光。正是「貪」字得個「貧」。

王朝沒落有部份原因源於貪風盛行,積弱不振。故此,每一個朝代都盡力去制止貪污,請看以下不同朝代的律例:

秦朝──計贓量刑,主要針對盜竊案。

漢朝──官吏監守自盜,額滿十萬錢,死刑,從漢朝起主要針對貪污案。

唐朝──計贓為罪,有罪與否看有無贓物,刑罰則看贓物之量。明朝──最酷最狠。朱元璋因貪贓者眾多而一度下令「今後犯贓者,不分輕重皆誅之。」他更用上「剝皮實草」之刑來制治貪官!

清朝──共十二個量刑幅度,起點標準「一??贓以下,杖八十」。其死刑方法有斬、絞、賜死、自盡、凌遲。

治國小手冊

據《左傳‧桓公二年》,「國家之敗,由邪官也;官之失德,寵賄章也。」官吏不廉潔,則國家不久矣,道理顯而易見。

商湯有制懲「三風十愆」。「三風」之一謂「淫風」,即貪圖女色,貪贓枉法。曰:「惟茲三風十愆,卿士有一於身,家必喪;邦君有一於身,國必亡。」

奇妙招式破貪污

宋朝更破天荒設特務偵刺,專攻查貪官污吏,使其無所遁形。這招「無處不在,處處皆在」實為高招。此外,朝廷更鼓勵同僚察舉和人戶論訴,與現今的香港廉政公署有異曲同工之處。

不得好死的一些貪官名單

1.戰國時期之法官叔魚

2.宋太宗時之糧官胥史

3.明太祖時之丞相胡惟庸、駙馬歐陽倫、功臣朱亮祖

4.清雍正時之大官僚年羹堯

5.清乾隆時之總督勒爾謹、知府蔣金 、提督鄭差、正紅旗人常春保

朱元璋懲貪之道

由於朱元璋曾在民間目睹縣官貪財好色,因此當他登上皇帝位後,便立心整頓朝綱,澄清吏治。任何政府人員貪污至六十??的,斬首示眾。元朝的滅亡亦因貪官污吏「蠹政厲民」。

朱元璋立法之厲,執法之狠實非一般皇帝能及,由此可見他痛打貪污的決心。

1.不以親廢法。駙馬歐陽倫因販運私茶處以死刑。

2.不以功廢法。開國功臣朱亮祖因受賄釋放罪犯,在朝堂被鞭死。

3.不徇情屈法。胡大安之子私釀酒遭太祖手刃。

4.對犯贓者層層追查。戶部侍郎郭桓貪污巨額糧食,牽連甚廣,為首者死。

5.建立人民緝拿害民官吏制度。

6. 創剝皮實草之刑。此刑剝人皮,後在皮內填上稻草,放在官府公座旁邊,以警百官。因此,明初呈現經濟興旺,國力日增。

史上最強之治貪法

懲貪之餘,獎廉。

清聖袓康熙洞悉單靠狂追猛打貪官污吏不是上策。最高深的對策,正是大力倡導廉潔,並加以褒獎,使有「為清官而驕傲」的風氣散播開去。

這樣,朝廷上下正直官員多起來自然可以抵制少數貪官。當然要形成如此氣候必須要配合皇帝的實行措施。康熙盡心培育廉官,他更曾頒佈「天下廉吏第一」的榮譽給于成龍。于成龍任地方官時愛民如子,體恤百姓疾苦,刻苦耐勞,劾奏貪黷縣令,受人民擁護愛戴。康熙得悉召其面聖,當眾讚說:「爾為當今清第一,殊屬難得。」賞白金、良馬、御制詩等,職位升至江南江西總督。

由於皇帝全力灌輸清廉的重要性,人人皆想做一個好官,並與康熙同步盡力治理好國家。於是,貪官愈來愈少,而清官則日益漸多。朝廷各階官員爭著向廉,唯恐落下。這樣的政治風氣簡直夢寢以求,使人渴望。

所以,我認為史上制貪官最有智慧之人莫過於英明的清聖祖康熙。(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