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10大英雄人物:哭泣戰神和新的外星人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1日訊】巴西“外星人”–羅納爾多

  在本屆世界杯開賽前,人們印象中的羅納爾多似乎未能恢复到當年的最佳狀態。但不知不覺之中,“外星人”已經做得比上屆世界杯還好,他几乎場場進球,不僅以8球奪得本屆世界杯金靴獎,更重要的是他以極出色的表現幫助“桑巴軍團”第5次站到了世界杯冠軍的領獎台上。“外星人”再次向世界證明了他的才華,他告訴人們真正的羅納爾多又回來了。

  英格蘭帥哥–貝克漢姆

  相貌英俊,少年得志。英超王牌俱樂部曼聯的核心兼英格蘭隊隊長、隊內絕對的靈魂人物,擅長任意球和角球,長距离傳球落點極佳,尤以傳中球出眾,是英倫新一代偶像球星的代表。英格蘭隊能從本屆世界杯的“死亡之組”中脫險而出并打進八強,貝克漢姆居功至偉。

  比利時“千瓦先生”–維爾莫茨

  雖然比利時隊在1/8決賽中以0:2不敵世界勁旅巴西隊,但比利時全國上下仍對球隊的表現大加贊賞。尤其是比利時隊中的靈魂人物維爾莫茨更是受到了國內球迷的高度評价。

  在“紅魔”比利時隊失去希福這位過去的靈魂人物后,是維爾莫茨毅然地挑起了比利時隊的大梁,正是在他的帶領下,比利時隊重振雄威。

  已為比利時隊效力了3屆世界杯的維爾莫茨即將离開國家隊,他到了該离開的年齡了,但他已用自己的行動為比利時足壇的“小字輩”做出了榜樣。

  德國“新式轟炸机”–克洛澤

  在“金色轟炸机”克林斯曼退出德國隊之后,在比埃爾霍夫狀態日趨江河日下的時候,“日耳曼戰車”上又出現了一架新式轟炸机–克洛澤,這位德國隊新一代球星以其“高空轟炸”為“日耳曼戰車”轟隆隆開進本屆世界杯的冠軍爭奪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尤其是他在小組賽同沙特隊的比賽中上演了本屆世界杯中的第一個“帽子戲法”,為賽前不被人們看好的德國隊取得了良好的開端,同時也使德國隊開始复蘇。

  “北美頭球王”–麥克布萊德

  盡管在1/8決賽前墨西哥人已斷定在与美國人的對壘中最大的威脅將來自對方的20號球員麥克布萊德,但是他們依然沒能遏止他的破門勢頭。

  而此前也正是得益于他的兩記頭球使美國人以弱胜強,力克“藝術足球大師”葡萄牙。對于也許是最后一次奔跑在足球王國最高規格的綠茵場上的麥克布萊德而言,遠東之行每一個奇跡的創造都是他足球生涯最可紀念的輝煌。

  韓國“万人迷”–安貞煥

  安貞煥的确長得很帥,但更帥的是他的球技和意志。仿佛在一夜之間他成了韓國的民族英雄,這是因為他打進了一粒比金子更珍貴的進球。

  當1/8決賽意韓大戰進行到第117分鐘的時候,安貞煥以一記攝人心魄的頭球攻門使韓國人在最后時刻力克強大的亞平宁“藍衫軍”,具有歷史意義地挺進八強。

  西班牙金童–勞爾

  如果勞爾上場,西班牙隊將可能不會在1/4決賽中輸給東道主韓國隊,因為有他在,西班牙隊就不會沒有進球。

  擁有貴族般容貌的勞爾堅毅的臉龐上折射出他獨有的凜冽的殺气和深邃的思緒。在本屆世界杯上,人們再度領略了這位天才少年的殺手气質。

  阿根廷“戰神”–巴蒂斯圖塔

  作為阿根廷隊的“戰神”,繼馬拉多納之后的阿根廷足球的又一面旗幟,巴蒂斯圖塔卻在本屆世界杯小組賽一結束便告別了世界杯舞台,阿根廷隊沒能從“死亡之組”中“生還”。

  盡管在小組同尼日利亞隊的比賽中,“戰神”打進了整場比賽惟一的進球,但最終卻未能挽救阿根廷隊的命運,在被淘汰的那一瞬間,人們看到他的眼角里挂著晶瑩的淚花,這一刻,所有鐘愛巴蒂斯圖塔的球迷心都碎了。

  亞平宁“900億先生”–維埃里

  如果不是裁判多次的越位誤判,意大利“進球机器”維埃里在本屆世界杯上的進球有可能超過他在國際米蘭俱樂部的隊友“外星人”羅納爾多,如果不是“藍衫軍團”倒在了瘋狂的東亞“紅魔”韓國隊腳下,維埃里還將進球不止,因為他本就是一個多產的射手。盡管意大利隊沒能走得更遠,但這絲毫不能掩蓋維埃里的光芒。在本屆世界杯的英雄譜里,他仍是一首蕩气回腸的壯歌。

  “西非矮腳獅”–卡馬拉

  對于本屆世界杯中的超級黑馬塞內加爾隊來說,迪烏夫無疑是他們的頭號球星。但還有一個人足以在塞內加爾足球史上濃重地寫上一筆。他就是7號卡馬拉。

在1/8決賽塞內加爾和瑞典之間的碰撞中,卡馬拉打進了兩粒進球。頭一個出現在上半時第37分鐘,他一個漂亮的動作向右一撥,使得防守他的瑞典后衛毫無辦法,隨即一腳雷霆万鈞的低射,球越過瑞典門將赫德曼落入网底。

他還在第104分鐘打進了世界杯歷史上的第二粒金球。從這一刻開始,這位小個子射手一舉成為整個國家的英雄。
(07月01日 北京青年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世界杯花絮--亞洲使足球變得年輕
從世界杯報道看中國媒體
世界杯跳水賽: 四川男將徐翔稱雄一米板
容祖儿個唱撞車世界杯大為掃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