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取錄欠公允 各地標準差逾200分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24日訊】明報7月24日報道﹐本月十二日,全國高考結束,從下旬開始,進入錄取階段。與以往一樣,今年應試的五百二十七萬學子依然面對全國統一考試、統一試題、統一改卷,但因省區不同而錄取分數線不同的不公平待遇,部分省市差距甚至高逾二百分。內地專家指這種錄取制度不但損害考生權益,更摧殘了國家教育體制和社會制度。圖片:臨入試場前趕背筆記的情形,正好說明內地高考競爭之激烈。

■沿用近二十年

內地這一始於八十年代中的不公平招生制度,一直遭到考生、家長和專家學者的反對和質疑。去年七月,三名山東青島市中學生點燃了這個火藥桶,他們在律師支持下,千里迢迢入京狀告教育部,雖然最終法院沒有受理,但事件已足夠說明,內地這個有欠公允、帶有歧視的做法,是何等遭人反感。

■京滬最招非議

為了息事寧人,當局從今年開始,將最招非議的上海、北京兩市另卷開考,不與全國同卷,但各地錄取分數線之差異依然存在,例如已公布分數線的浙江省,文理科錄取線分別為五百六十分和五百七十三分﹔寧夏為四百七十分,兩地差距近百分。北京和上海兩市雖尚未公布,但有學者指兩市依然是特區,錄取分數線偏低是毋庸置疑的。

上海「東方網」日前刊文指出,中國的高考制度已成老百姓最不滿意的制度之一,市場經濟革命沒有觸動高考這座修築於計劃經濟時代的堡壘,它已背離公平公正的競爭原則,並逐步阻礙市場經濟發展。錄取分數線的不同,實際造成了考生人格的不平等,由此引發人們對整個教育制度的懷疑。

■制度令人生厭

一直為山東錄取分數線居高而鳴不平的青島社科院研究員楊曾憲,昨日接受本報記者電話訪問時表示,任何公平都是相對的,以中國之大,各地水平之差異,要求全國「一刀切」地統一錄取分數也不盡合理,但目前高考錄取標準的不公,已超出合理限度之外,如此下去,不僅是對考生的不公,也是對國家教育體制、甚至社會制度的摧殘。

更有專家批評,內地的高考制度與戶籍制度一樣,是迄今最令人生厭的制度,它典型地反映了這個社會不公平,是社會等級觀念、腐敗甚至罪惡的溫﹔也許只有等中國第一部《憲法》所確立的「公民自由遷徙」的權利能重新得到肯定,這種現象才有可能消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高考狀元轟教改衰足五年
38度熱浪侵襲北京
中学生毕业留言:“理想”是包二奶 “爱好”是谈恋爱
一湖南考生在答卷上講真話被剝奪高考資格并遭搜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