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新聞

社區恐慌 急診醫師:普通病勿去急診

輕癥在家休養 嚴重者住院治療補充氧氣 感覺不舒服勿冒然去醫院

急診醫生呼籲,在疫情下,普通病勿往急診跑。 (Getty/MJFelt)

【大紀元2020年03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美國紐約報導)隨著紐約市進入緊急狀態,食品連鎖店Trader Joe’s內大排長龍,很多貨價被清空,就連衛生紙也成為搶購單品。紐約一名急診醫師休伊爾(DR. FRANK HUYLER)13日在Daily News 發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民眾講解「您需要了解的有關冠狀病毒的知識」,呼籲大家共同努力,不要過度反應。下文節選編譯了一部分:

如果數以百萬計的人感染了這種病毒,而其中一小部分人得了重病,那就意味著成千上萬的病人湧入急診室。醫療保健系統極有可能不堪重負,因此迫切需要公眾的幫助來避免這種情況。在這段時間內,避免與他人不必要的接觸至關重要。

文章說,對60歲以下的健康人士而言,疫情風險非常低,這個群體中超過98%的人即便染疫,也會治好。兒童的風險更低。但對老年人、尤其是70多歲和80多歲的老年人,以及患有其他嚴重醫學問題例如癌癥、心臟、腎臟或肺部疾病的人來說,危險性更大。

* 如何診斷

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癥狀通常在接觸後幾天開始,也可能會在接觸後長達14天。癥狀通常是發燒、發冷、肌肉酸痛、頭痛和幹咳。在COVID-19中,很少見流鼻涕、喉嚨痛和鼻竇充血,這種情況多為感冒或流感。嘔吐和腹瀉可能會發生,但在COVID-19中並不常見。

在極少數情況下,癥狀變重,包括呼吸困難(感覺無法呼吸,呼吸不到空氣),這與咳嗽不同。其它更嚴重的癥狀包括嚴重虛弱,難以行走或無法下床,昏厥或感覺自己即將昏厥以及嘴唇或指尖發藍。

由於早期癥狀與許多其它病毒感染非常相似,例如流感或感冒,因此診斷COVID-19的唯一方法是通過特殊的鼻拭子,測試結果將在大約1天後返回。

* COVID-19如何治療?

輕癥患者在家裡就像對待其它任何病毒感染一樣處理:大量喝水、休息,服用泰諾和布洛芬等非處方藥,然後等待病情好轉。大多數人在一週或十天之內可以康復,無需住院。

一小部分嚴重的需要住院治療,輸液和靜脈輸註氧氣。「重癥」者需要通過呼吸管和呼吸機補充氧氣,直到變好為止。

* 如何知道是否中招了?

主要方法是常識,沒有確切答案。但是,除非病情嚴重,否則切勿冒然去醫院看急診,以免傳染給他人或被其他病患交叉感染。

文章說,自1918年以來,世界從未經歷過像Covid-19大流行這樣的事件。媒體中將出現許多令人恐懼的故事,社區開始感到恐懼,社交媒體上有許多陰謀論,以及實際的經濟動蕩。例如,當學校關閉時,對許多家有小孩的人來說將很困難,餐館和旅館等服務行業也會蕭條。大多數人將直接或間接地受到該病毒的影響。

但要記住,生活要繼續,保持冷靜,對任何事不要過度反應。「現在是時候作為美國人與大家共同應對共同威脅的時候了」。◇

責任編輯: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