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歷史

【愛麗話五千】北宋三位垂簾聽政的賢后

從左到右依次為:宋仁宗嫡母章獻明肅皇后劉氏;宋仁宗第二任皇后慈聖光獻皇后曹氏;宋英宗正妻宣仁聖烈皇后高氏。(公有領域/合成圖)

《清平樂》講的主要是宋仁宗皇帝的一生,但是你發現了沒有?裡面其實總共出現了北宋三任皇帝的皇后。那你知道她們有什麼共同點嗎?就是她們都曾經垂簾聽政!你一聽這個詞是不是都覺得特別可怕?馬上讓人聯想到武則天,還有慈禧太后這種人物。那這三位皇后在歷史上到底是好是壞呢?她們跟電視劇裡演的到底有多大的差別呢?咱們今天就挨個的來說。

聽新聞:

(聽更多新聞請至「聽紀元」平台)

宋真宗皇后劉氏:貍貓換太子?

第一位出場的就是宋仁宗的父親宋真宗的皇后劉皇后,這位劉皇后在電視劇裡一出場,就是壓在小皇帝宋仁宗頭上的皇太后,還被仁宗發現她不是自己的生母。大家可能都聽說過貍貓換太子的故事,而她就是故事裡用狸貓偷換了皇子、陷害李宸妃的惡毒皇后。可憐的李宸妃被打入了冷宮,後來又流落民間,直到我們的包拯包大人閃亮登場,祕密調查出事情的真相,讓母子相認,揭穿了劉皇后的惡毒面目。這個故事我不知道是誰編出來的,但是腦洞咱們得給他10分!

問題是,包拯是劉皇后去世多年才出仕為官,也就是說這兩個人根本沒有任何交集。其實貍貓換太子的故事是明清時代才出現的,裡面的內容基本完全是杜撰的,那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咱們來看史書裡的記載:「以其無宗族,乃更以美為兄弟,改姓劉。」

《宋史》裡說這位劉皇后的姓和名沒有記載,因為她沒有宗族,所以入宮之後認了龔美做兄弟,改成了劉姓。那龔美是誰呢?《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裡說劉皇后最開始是嫁給這個叫龔美的人,跟著他來到汴京,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後來龔美太窮,就在她十五歲的時候把她獻給宋太宗的第三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宋真宗。

我想這姑娘當時應該是挺漂亮的,《邵氏聞見錄》裡說她是成都人,成都出美女嘛!而且宋真宗在當時也差不多是十五歲的年紀,所以他非常喜歡這個劉氏。但是真宗的乳母和父親太宗都不希望他養這個女子在身邊,我想大概是怕她紅顏禍水吧!真宗不得已就把她安置在別館,一放就是十四年。在別館的日子我猜跟我們現在在家自我隔離應該差不多少,不知道你在家天天是怎麼過的?但是據說這位劉氏利用這段時間閱讀大量的詩書充實自己。

宋真宗后坐像軸(公有領域)

「后性警悟,曉書史,聞朝廷事,能記本末。帝每巡幸,必以從。衣不纖靡,與諸宮人無少異。凡處置宮闈事,多引援故實,無不適當者。帝朝退,閱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預聞之。周謹恭密,益為帝所倚信焉。」

《宋史》裡記載劉氏不僅聰明,還通曉歷史,聽到朝堂上的事都能記住前因後果。生活儉樸,穿的衣服從來不奢侈華貴。處理後宮發生的事情,賞罰有度,沒有不適當的地方。真宗常常批閱奏章到半夜,劉氏都可以回答真宗的問題,就這樣成為皇帝能倚重的人。所以她入宮之後,即使沒有宗族後台可以支持,還是一步一步走到了皇后的位置。

那現在說回來這個李宸妃,她是何許人也?《宋史》裡說她是杭州人,剛入宮的時候是劉氏的宮女,她的性格莊重寡言,後來被宋真宗納為了妃子,她懷孕後生下的兒子,就是后來的宋仁宗。宋仁宗從嬰兒時期就由劉氏和楊淑妃共同撫養,但史書裡完全沒有提到搶奪或者陷害的部分,也沒有什麼狸貓,或者李宸妃被打入冷宮的情節。

「明道二年三月。初,宸妃入宮,其弟用和才七歲,後不復相聞知。用和窮困,鑿紙錢為業,居京師。妃既生子,太后使劉美及張懷德訪妃親屬,得用和於民間,補三班奉職,累遷右侍禁、閤門祗侯。癸巳,特遷用和禮賓副使。帝即位踰十年,宸妃默處先朝嬪御中,未嘗自異。」

相反的,《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裡記載李宸妃入宮時她的弟弟用和才七歲,生活的很困苦,劉氏就差人找到她的弟弟,給了官職,保他生活無憂。而且這位李宸妃生前從來不把自己當作什麼特殊的人,而是和先帝的其他嬪妃一樣自處。

和電視劇最不一樣的是,劉氏生前宋仁宗都不知道她不是自己的生母,他稱呼劉氏為「大娘娘」、扶養照顧他的楊婉儀為「小娘娘」。「太后保護帝既盡力,而仁宗所以奉太后亦甚備。上春秋長,猶不知為宸妃所出,終太后之世無毫髮間隙焉。」

《宋史》寫到劉氏盡力保護皇帝,仁宗也非常孝順劉氏,在劉氏去世前,兩人之間都沒有絲毫的間隙。但是劉氏去世之後,就有人跳出來告訴仁宗說,劉氏不是他的生母,還說劉氏毒害了李宸妃。仁宗一開始也信了,但是開棺驗屍後,發現李宸妃用水銀保養好好的,沒有被毒害的跡象,而且她還是以皇后的禮儀下葬的。

上嘆曰:「人言其可信哉?」乃於大行神御前焚香泣曰:「自今大孃孃平生分明矣!」上顧輔臣曰:「朕欲親行執紼,以申孝心。」乃引紼行哭,出皇儀殿門。左右固請止,上泣曰:「劬勞之恩,終身何所報?」

《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記載宋仁宗非常的後悔,大嘆說:「人言其可信哉?」就是說怎麼能輕易相信別人說的話呢?(在劉氏靈前)一邊焚香一邊哭泣道:「現在還大娘娘一個清白了!」後來,他親自抓著劉氏靈柩的繩子來表達孝心,並哭著說:「一生辛苦的養育之恩,這輩子該如何回報呢?」可以看出來他們感情其實非常深厚,大概也是因為劉氏對宋仁宗真的是盡心盡力了。

咱們前面說到這個劉氏很有頭腦,也有能力的。在天禧四年的時候,宋真宗久病不能處理朝政,常常交給皇后劉氏來決定。宋真宗還對當時的大臣們說,內廷有皇后輔佐,就不用擔心了。乾興元年的時候,真宗崩了,這時候的仁宗才13歲,所以群臣上表請皇太后垂簾聽政,劉氏一開始其實並沒有答應,是三次以後才同意的,就這樣她成為了宋朝歷史上第一位攝政的皇太后。

「初,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稱制,雖政出宮闈,而號令嚴明,恩威加天下。左右近習亦少所假借,宮掖間未嘗妄改作。內外賜與有節。」

《宋史》裡記載劉太后號令嚴明,恩威並施,內外賜與有節,後來有朝臣上書請劉太后效仿武后武則天,又進獻了《武后臨朝圖》,但是劉太后生氣地把它撕了扔在地上,說:「我不做這種辜負祖宗的事情!」所以,史書對她的評價是「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也就是說她有呂雉和武則天的才幹,卻不像她們一樣心狠手辣。你說這樣一位傳奇的人物,不知道怎麼著,後來就成為了歷史上被黑的最慘的皇后了,所以真的不能小看藝術的力量,觀眾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真實的歷史,不妨來訂閱我的頻道,還有打開小鈴鐺接收通知。我希望可以藉由華夏衣冠之美,呈現給大家中國傳統文化的真正精髓。好,那咱們下一位要出場的就是宋仁宗的皇后曹氏。

宋仁宗皇后曹氏

這位曹氏在電視劇裡最先被評價為「貌醜不至惑君」,果然是「人言其可信哉」,而且,在電視劇裡她從小愛慕仁宗,嫁給仁宗之後卻是愛而不得,活得很痛苦,觀眾看得也痛苦。據說她還有一個愛慕她的忠心內侍。實際上,史書裡並沒有對曹氏外貌的描述,倒是有很寫實的皇后畫像可以參考,我覺得呢,以現代的審美觀點看肯定是不夠美了,也不符合古人那種粉面桃花、櫻桃小口的審美觀,我倒覺得旁邊兩個仕女畫得很美,果然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佚名《宋仁宗后坐像》,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既而左右引壽州茶商陳氏女入宮

上方披百葉擇日,士良曰:「陛下閱此何為?」上曰:「汝奚問?」士良曰:「臣聞陛下欲納陳氏為后,信否?」上曰:「然。」士良曰:「陛下知子城使何官?」上曰:「不知也。」士良曰:「子城使,大臣家奴僕官名也。陛下若納奴之女為后,豈不愧公卿大夫耶?」

《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裡記載,宋仁宗的第一任皇后郭皇后被廢了之後,他本來想讓茶商的女兒陳氏當皇后,結果宦官閻士良看到之後問仁宗:「您知道子城使是個什麼官嗎?」仁宗說:「不知道。」 哎?竟然還有皇帝也不知道的官名!閻士良就告訴皇帝說:「子城使就是大臣家的奴僕,您要是納了奴僕的女兒當皇后,豈不是要被人瞧不起了。」這才讓仁宗打消了這個念頭。

「性慈儉,重稼穡,常于禁苑種穀、親蠶,善飛帛書。」

曹氏進宮後,雖然和仁宗沒有愛情,但是《宋史》裡評價她性格慈善儉樸,十分重視農業,經常親自在後宮種植莊稼,採桑養蠶,而且她寫得一手好書法。歷史上記載曹氏會勸諫皇帝勤儉,叛兵作亂的時候沉著冷靜地指揮內侍們把守宮門,事後論功行賞,還有在張貴妃屢次挑釁的情況下,都一再忍讓。這些電視劇裡基本都演到了,但是可能很多人在看劇的時候,就特別理解不了曹氏,覺得她這麼守規矩是不是活得太憋屈了。

大家想一想,她一進宮就已經是一國之母了,有什麼必要去爭寵呢?而且,她還有前車之鑑,郭皇后就是因為爭寵誤傷了皇帝直接被廢掉了。電視劇裡演的這位曹皇后對仁宗,總是在一種期待和失望之間反覆,卻又硬是壓抑著自己的情緒。但我覺得歷史上這位曹氏應該是看得很明白,宋仁宗明顯的不寵愛她,她自己又是一個生性儉樸的人,根本就不在乎張貴妃表面上那點囂張和排場,反正也動搖不到她的地位,反而為她贏得了宋仁宗和大臣們的敬重,所以我倒認為她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物,這點也可以在她後來垂簾聽政的時期看出來。

清焦秉貞《歷朝賢后故事圖冊》之《禁苑種穀》,描繪宋仁宗曹皇后在皇宮裡採桑養蠶、種植莊稼。絹本設色,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宋仁宗駕崩之後,宋英宗登基的時候已經31歲了,並不需要輔佐,但是他即位不久就生病了。「嘉祐八年四月。先是,輔臣奏事,帝必詳問本末,然後裁決,莫不當理,中外翕然,皆稱明主。是日晚,忽得疾,不知人,語言失序,復召已責降醫官朱道安、甄立裏、秦宗一、王士倫等人侍疾。丙子,尊皇后曰皇太后。丁丑,群臣三上表請聽政。」

《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裡記載英宗當時人都認不得了,還胡言亂語。所以,群臣就上表請曹太后分擔國事,曹太后就在御內東門小殿裡聽政。大家知道上一位劉太后垂簾聽政的時候,是和小皇帝一左一右坐在承明殿這個大殿裡的,所以曹太后就是在用行動表明,自己不跟皇帝平起平坐,只是幫忙代理一下。她從不擅自下決定,處理政務的時候自稱為「吾」,也是為了不跟皇帝一樣。

「頗涉經史,多援以決事。中外章奏日數十,一一能紀綱要。檢柅曹氏及左右臣僕,毫分不以假借,宮省肅然。」

曹太后在代班期間,展現了她出色的業務能力,《宋史》裡說曹太后經常引經據典,大量的奏章都能記得綱要,而且就算是娘家人也不偏薄,秉公處理。到了第二年夏天,宋英宗的病情剛好轉,曹太后就立即撤了簾子還政,一點都不拖沓,所以她真的是一個很清楚自己定位的人,而且拿得起也放得下。

保護大臣

英宗駕崩之后,宋神宗即位,後來發生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這個事情震動了整個朝堂,也牽連了很多人,其中王安石就成為了眾矢之的,后曰:「吾聞民間甚苦青苗、助役,宜罷之。安石誠有才學,然怨之者甚眾,帝欲愛惜保全之,不若暫出之於外。」

《宋史》記載曹太后告訴皇帝,王安石雖然有才學,但是怨恨他的人太多了,皇帝要是愛才想保全他,不妨讓他先去外地避一避風頭。

蘇軾以詩得罪,下御史獄,人以為必死。后違預中聞之,謂帝曰:「嘗憶仁宗以制科得軾兄弟,喜曰:『吾為子孫得兩宰相。』今聞軾以作詩繫獄,得非仇人中傷之乎?捃至於詩,其過微矣。吾疾勢已篤,不可以冤濫致傷中和,宜熟察之。」帝涕泣,軾由此得免。

後來這個變法的反對方,蘇軾蘇東坡也因為一首詩獲罪,慘遭文字獄,大家都以為他死定了,又是曹太后勸戒宋神宗,把他都講哭了,才讓他回心轉意,救了蘇軾一命。

《邵氏聞見錄》還記載曹太后把當年曾經反對宋英宗即位的大臣奏章都交給他兒子神宗保管,囑咐他自己死後才可以看,而且絕對不可以降罪於這些大臣。曹太后去世後神宗看到了奏章就開始大哭,並且遵循了太后遺訓不追究大臣的罪過。

這位曹太后歷經了三朝的皇帝,英宗和神宗都對她極為尊敬,後代史書對她的評價也極高,堪稱是皇后的典範,那現在回過頭來再看看當年的張貴妃又算得了什麼呢?

宋英宗高氏

宋英宗高皇后像,出自《宋代后半像册》,北京故宮南熏殿舊藏。(公有領域)

咱們今天要說的最後一位皇后,就是整部劇裡最讓人羨慕的的高滔滔。為什麼說她最令人羨慕呢?因為她和這個小皇帝宋英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髮小,兩個人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宋仁宗自己的三個兒子都夭折了,所以過繼了自己的侄子趙宗實當養子,從4歲起就養在宮裡,曹皇后也沒有孩子,就把她姐姐的女兒高滔滔養在了身邊。

兩個孩子同歲,又一起在宮裡長大,不僅感情好,姻緣也是早早的就定下了。等到他們15歲大婚的時候,被宮中戲稱「天子娶兒媳,皇后嫁女兒」。他們倆婚後感情一直都特別好,據說高滔滔是宋英宗一生的摯愛,膝下八個子女皆是高滔滔所出,簡直就是童話故事。但是,這個宋英宗當上皇帝才四年,34歲就英年早逝了,兒子宋神宗即位。

神宗即位的時候20歲,也不需要輔政了,但是《宋史》裡記載神宗36歲的時候得了重病,宰相建議讓高太后「權同聽政」,神宗同意了。同一年這個神宗就崩了,留下了一個才9歲的宋哲宗,於是群臣就再次上表請太皇太后繼續聽政輔佐,高氏在大臣們再三請求之後才同意。

「臨政九年,朝廷清明,華夏綏定。自是內降遂絕,力行故事,抑絕外家私恩。文思院奉上之物,無問巨細,終身不取其一。」

《宋史》裡對高氏垂簾聽政的評價是,臨政九年,朝廷清明,華夏安定。她嚴禁外戚干政,也廉潔自律,文思院進貢的大大小小的珍奇物件,她終身沒有收取過一件。被後世稱讚為「女中堯舜」。

清‧焦秉貞《歷朝賢后故事圖》之《女中堯舜》,描繪的正是北宋英宗高皇后。(公有領域

哇!這評價是相當高,可惜電視劇後來就沒有再繼續演下去了。《清平樂》這部電視劇是很多小夥伴們推薦的給我看的,一開始也沒抱太大的希望,畢竟打著歷史劇旗號被魔改的例子實在太多太多了。

但是這部劇從布景、道具、服裝、化妝、人物用語等等,都看得出來他們是下功夫去研究的,而且燈光、攝影和美術也很養眼,拍出了宋代那種素雅的氣氛。最重要的是,小說的原作者和編劇都沒有魔改歷史,比起這些年充斥熒幕的宮鬥劇、穿越劇、古裝言情劇,《清平樂》基本上是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進行的藝術創作,這點實在是太難得。希望以後的電視劇都能夠不為了一點收視率,或者是製造一些噱頭、話題性,而強制的扭曲歷史,然後誤導觀眾。

北宋的歷史人物中你最喜歡誰呢?還有你最想看到我做什麼樣的內容呢?都歡迎你在留言區來告訴我,還有別忘記訂閱我的頻道,我會繼續做更多有關中華傳統文化和普世價值的視頻,那咱們下次再見啦!

▼ 相關影片

本文由愛麗Ally授權刊登。點閱更多視頻

責任編輯:李婧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