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

加拿大駐華大使鮑達民辭職 12月31日離任

加拿大駐華大使鮑達民已提交辭呈,將在12月底前正式離職。圖為資料圖。(Paul Chiasson/加通社)

【大紀元2021年1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楚方明多倫多報導)加拿大駐華大使鮑達民(Dominic Barton)在任職兩年後於近日遞交了辭呈。總理特魯多今天(12月6日)在聲明中感謝鮑達民所做的努力,并宣布鮑達民將在本月31日正式離任。

在鮑達民任職期間,兩名因華為高管孟晚舟事件被中共關押的加拿大人於9月獲釋。

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商人斯帕弗(Michael Spavor)於2018年12月首次被中共拘留,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中共對加拿大警方按照加美引渡協議逮捕孟晚舟的報復。

在鮑達民任加拿大駐華大使期間,他的主要任務是確保兩位邁克爾(康明凱和斯帕弗)的獲釋。然而,在這兩名加拿大人仍被關押在中共監獄之際,鮑達民也因推動加強與中共的貿易,而受到批評。

「確保康明凱和斯帕弗獲釋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們及其家人的勇氣和韌性讓我非常感動」, 鮑達民在週一(12月6日)在聲明中說,「幫助他們獲釋是我一生的榮幸,我為幫助他們回國的許多加拿大公務員感到極為自豪。」

特魯多感謝鮑達民所做的努力,他在聲明中說:「作為人權和法治的捍衛者,他(鮑達民)的首要任務始終是確保康明凱和斯帕弗獲釋,他們在中國被任意拘留了兩年半。」

今年9月,在孟晚舟與美國達成暫緩起訴協議後,數小時後,兩名邁克爾獲釋。特魯多感謝鮑達民「花了那麼多時間才得到了積極的結果」。

加中關係至關重要

鮑達民曾擔任加拿大財政部長經濟增長諮詢委員會主席。他在週一的聲明中說:「我相信,加拿大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對我們的未來至關重要。」

「在我卸任之際,我的繼任者將以堅實的基礎進一步發展兩國關係,建立兩國人民之間的關係、貿易和投資關係,同時繼續堅定地支持人權和法治,並解決現存的領事及市場進入問題。」

然而,曾在全球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 )擔任高管的鮑達民,在擔任駐中國大使之前和期間也因不顧中共政府越來越專制的傾向,推動加拿大加強與中共的貿易關係而受到批評。

據加通社報導,曾在加拿大駐北京大使館擔任兩屆外交官的伯頓(Charles Burton)說: 「鮑達民先生作為加拿大駐華大使效率不高,他對加中關係的非貿易外交缺乏理解,甚至缺乏興趣。」

伯頓現在是智庫麥克唐納-勞里埃研究所(Macdonald-Laurier Institute)的高級研究員,他還批評鮑達民在敦促中共釋放康明凱和斯帕弗,以及讓這倆人獲得領事探視方面沒有起到作用。

加拿大官員此前曾批評中共沒有遵守其國際義務,限制了對兩名邁克爾的外交接觸。

加拿大前駐華大使馬大維(David Mulroney)對近年來自由黨政府處理中國問題的方式一直持批評態度,他也曾批評鮑達民和其前任麥家廉(John McCallum)。

麥家廉曾在包括特魯多在內的幾任自由黨總理的內閣中任職。2019年1月,在與中文媒體記者討論時,麥家廉列出了他認為有助於孟晚舟抵制引渡的幾個理由,引起軒然大波,隨後麥家廉突然辭職。

奧圖爾:加國需要有「原則」的方式

保守黨領袖奧圖爾(Erin O’Toole)當天感謝鮑達民的服務,但也表示,在當前聯邦自由黨政府的領導下,加中關係「一團糟」。

奧圖爾說,中共鎮壓尋求民主權利的香港民眾,以及持續虐待維吾爾族穆斯林少數民族,加拿大因此需要調整對中共的態度,採取更加「基於原則的方式」,不讓「經濟利益主導我們對人權的關注」。

對於下一任駐華大使,奧圖爾說,現在「是時候讓一名專業外交官而非自由黨的朋友就位了」 。

奧圖爾還呼籲加拿大政府,外交抵制北京2022年冬奧會,這意味著加拿大政府官員將不參加奧運會,但運動員仍可以參加比賽。

奧圖爾說:「我認為,這是我們與盟友一起能夠做的最好的事情,這樣,我們就不會讓我們的運動員因些而付出代價。」

責任編輯: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