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焦點

台灣奪牌破紀錄 立委:關鍵在自信與改革

台灣羽球好手王齊麟(右)、李洋(左)。(中央社)

【大紀元2021年08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灣台北報導)台灣羽球男雙國手王齊麟、李洋勇奪金牌後,本屆東奧獲獎數已創下參加奧運以來的最佳紀錄,而且還有可能持續增加。立委林俊憲1日表示,除了最重要的選手努力之外,他認為還有兩個原因,也就是「自信」與「改革」,讓這次的奧運如此不同。

林俊憲表示,台灣選手獲得佳績並非偶然,4年前的台北世大運就是個重要開端。當年台灣獲得26金、總獎牌數90面,排名全世界第三,或許還可以用地主優勢來解釋,但2019年義大利世大運,台灣依然拿到32面獎牌,位居世界第7,這樣的氣勢一直延續到今年奧運破紀錄。

他表示,這次奧運的特殊之處不只是選手的表現,還有全國觀眾的轉變,台灣人的自信心與光榮感近年越來越高,起點正是2017年的世大運。

他說,台灣首次舉行世大運就獲得空前成功,從那年開始,台灣越來越常出現在國際視野,體育不再是唯一的對外宣傳管道,選手不必再背負「台灣之光」的壓力,奪牌從對國家的「交代」,變成選手對自我的挑戰,無論成績如何台灣人都會支持,少了壓力多了自信,就有好成績。

林俊憲說,在選手訓練過程中,除了自身的努力與意志外,背後協助的後勤支援也非常重要。包括「黃金計畫」及國訓中心的運動科學團隊都是重要功臣。

他表示,常看職業體育的人都知道,職業賽事全是頂尖好手,差距僅在分毫而已,致勝關鍵在於如何協助選手以最精準方式調整參數,此時就需要運動科學的投入,政府這幾年花了許多心力在這個領域,也盡全力提供選手需要的資源,雖然還有可以改善的地方,但成果是顯而易見的。

林俊憲說,奧運每4年舉行一次,也是讓人檢視4年來轉變的機會。回顧2016年的台灣與如今的台灣,確實在很多地方都有所不同了,並且多是往好的方向前進,感謝選手們的努力提醒了這一點,東奧賽事還有一個禮拜,期望台灣健兒們續創佳績。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