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嘉屏

嘉市調解成立率達八成 調解成立秘訣大公開

調解業務研習會資料照。(嘉義市政府提供)

【大紀元2021年09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向來調解能力高的嘉義市東西區調解委員會,今年受疫情影響,更彰顯調解的高績效,2021(110)年因疫情全國三級警戒,5/19至7/13嘉義市東、西區區公所暫停調解服務,一度讓調解案件堆積如山,但他們見機行事積極投入。

疫情趨緩後,各調解委員積極投入案件,本年度截至8月底調解已結案件數共1,542件,其中調解成立者有1,183件,調解成立比率約77%;去(2020)年已結案件共2,628件,調解成立2,122件,成立比率約81%,調解績效良好,其中調解委員的努力亦功不可沒。

東區調解委員會呂文雄主席及西區調解委員會陳思亮主席資料照。(嘉義市政府提供)
調解資料照。(嘉義市政府提供)

東區調解委員會呂文雄主席表示,自己擔任調解委員已經20幾年,調解案常見的類型像是車禍調解、借貸與土地糾紛等,我們會請有相關背景、較了解該行業的調解委員居中調解。我們調解會委員都相當盡責,會去找類似案例參考,如當事人要求賠償金額相較於類似案件委員認為過高,就會請當事人至調解室外加強說明,調解委員會也會提供相關書籍給委員參考,另市府每年都會辦理調解講習,充實委員調解相關法令專業知識。

調解資料照。(嘉義市政府提供)

調解過程中委員常會跟當事人說明:「時間就是金錢」,這種糾紛事件,愈快解決對您們是愈好,因為不用跑法院,就是雙贏。

西區調解委員會陳思亮主席任調解委員第7年,他表示「調解就是做雙方的橋梁」,調解時會請對方將心比心、立場對調想想看;也會採取人情手段,請雙方不要那麼斤斤計較,大家各退一步,錢再賺就有了;況且若走法律途徑至少要一年,不僅曠日廢時,也浪費社會資源。他提到,曾有當事人因調解成立,從原先的敵對關係變成有說有笑,還有當事人非常感激他的幫忙,都讓他覺得很有成就感。

市府民政處表示,本年度的特優里長與績優鄰長、績優民政人員與戶政人員,以及調解績優人員和轉介調解績優警員等表揚,因疫情關係停辦表揚活動,改以轉頒方式辦理。基層人員是市政推動的根本,感謝調解委員秉持為民服務的熱忱,透過專業、公平公正、同理心與耐心來化解爭端,期望大家同心協力,打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幸福嘉義市。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