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香港本週試行為圍封大廈長者打針

設網上平台供市民登記在家接種 聶德權指要「針搵人」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在2022年3月27日例行抗疫記者會上,預告兩項「谷針」新措施,包括圍封大廈強檢時,在翌日為檢測結果呈陰性而未接種的70歲或以上長者及殘疾人士提供上門接種服務。(政府新聞處)

【大紀元2022年03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唐健豐香港報導)聶德權公布,截至26日晚,全港共650萬人已打第一針,佔3歲或以上人口89.5%;已打兩針及三針的人口,分別佔564萬人及267萬人。聶表示,將爭取在2022年4月底前,讓12歲或以上人口接種率達九成,並全力提升兒童、70歲或以上長者及安老院的接種率。他稱,第五波疫情清楚告知「鐵一般的事實」,已打兩針或以上人士,相比未打針或只打一針人士,其死亡率低18倍。

聶德權表示,早前社聯及香港醫學組織聯會試行上門為行動不便長者或殘疾人士打針,當局決定擴大家居疫苗接種計劃,設網上平台讓有需要人士登記在家接種,以及組織醫護團體、編配外展隊到不同地區上門接種。平台將在今周透過地區組織試用,在派發物資及探訪時,先行為未接種的七旬以上長者或未能外出人士登記,稍後有需要人士可直接經平台登記上門服務。

聶續預告,當局本週起亦會試行在圍封大廈強檢時,為未接種的70歲或以上長者或未能外出的人士登記,在圍封完成後翌日提供上門接種服務,做到「針搵人」。他續指,會改善人手配置、針藥運送、打針、休息觀察及印發針紙等安排,其後擴展計劃至社區更多有需要的人。

對於勞福局26日稱會成立檢討工作小組,特首林鄭月娥澄清,該小組主力檢討安老院捨和長者的抗疫工作,但非替代早前她稱持開放態度的檢討委員會。她解釋,相關獨立調查委員會應涉及醫療、福利等問題,將由下一屆政府處理,強調現時應集中抗疫,但若下屆政府希望她提供意見,會樂意配合。

重提「動態清零」 林鄭稱「抗疫是動態的」

林鄭近日重提「動態清零」,被問到是否轉變立場,她表示,每個城市各有不同抗疫手段,「抗疫是動態的」,不斷改變,稱這波大爆發不是人為上的錯誤,她有考慮政府內外專家意見,不能形容當局經常轉變,「如果說轉變,轉變都是為了防疫」。

林鄭又稱,一早認為全民檢測推行時機重要,然而無人料到2月後嚴重爆發,因此要有所準備,若不告知市民、無詳定方案,從而向大陸請求支援,「到時提出後,大家亦會批評為什麼不一早講」,強調每次做有關判斷工作時要講能力,「如果沒能力就白講啦」。

專欄作家屈穎妍日前撰文透露父親染疫離世,批評一眾高官在回應疫情時仍笑得燦爛,「死了這麼多人,有官員為他們穿過一天黑衣、繫過一條黑圍巾嗎?」,記者問到會否就抗疫策略有誤,向市民及死者家屬道歉,27日穿著黑色裝束的林鄭未有回應。林鄭在記者會上兩度表示對離世病人家屬致以深切慰問。◇

責任編輯: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