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談

【人生之鑰】妻說出夫左腳心有黑痣 失散多年夫妻團圓

命運乖隔,阻隔不了有心人。 (Pixabay)

後漢時期,會稽餘姚人黃昌,字聖真,出身原本低微貧賤。由於黃昌家靠近學校,他多次見到眾儒生修習學校中的禮儀,因而喜歡上了學習,就到學校學習經典。他熟悉公文法令,所以到郡府擔任決曹。刺史巡視州內郡縣,見到黃昌時很是驚奇,將他召為從事。

後來黃昌被授任宛縣縣令。黃昌治理政事時崇尚嚴厲威猛,喜歡舉發隱伏未露的壞人壞事。在朝廷選拔有才能的官吏時,黃昌晉升為蜀郡太守。原先的太守李根年紀老大,政事悖亂,不少百姓遭受侵凌冤枉。黃昌一到任,來訴訟的官吏百姓有七百多人,黃昌將案件全部處理判決,無不合情合理。黃昌祕密抓到一個盜賊首領,強迫他一一說出各縣中強橫殘暴者的姓名住址,而後分派人馬出其不意前去討捕,沒有一個人漏網逃脫。那些素來作惡、奸猾異常的人,都逃往其它地方去了。

起初,黃昌在州府擔任文書的佐吏時,他的妻子回娘家探視父母,遇上壞人被擄掠,接著輾轉流浪到蜀郡,做了別人的妻子,並生了孩子。

二十多年後,當黃昌為蜀郡太守時,一天,一位婦女因兒子犯了法,她就親自找黃昌申訴。黃昌感覺她不像蜀都人,就詢問她從哪兒來。她回答說:「我原是會稽餘姚戴次公的女兒,州府主管文書的佐吏黃昌的妻子。一次在我回娘家的途中被壞人擄掠,就流落到了這個地方。」

黃昌聽了大吃一驚,將她叫到跟前仔細詳問:「你憑什麼說你認識黃昌呢?」她回答說:「黃昌的左腳心有顆黑痣,他經常說這是吉相,自己可以做二千石的官。」

黃昌就伸出腳給她看,兩人相抱大哭。黃昌把妻子迎回家中,兩人重作夫妻。

命運乖離,阻隔不了有心人。 (Pixabay)

又有一例:明朝時,福建南安地區有一姓蕭的人,年少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親,孤獨無依靠。後來娶了同村陳氏,住在陳氏叔父家中。陳氏叔父橫暴凶狠,心存私念,經常辱罵蕭某夫婦,還想賣掉他們以節省生活費用。一次,蕭某因事與他發生爭執,結果被他用斧子砍傷了左臂,鮮血流滿了衣袖。

蕭某自知不能再在這裡住下去了,就與妻子告別,逃往外地。臨行時,蕭某將染了血的衣袖割成兩半,把一半交給妻子保存,作為日後兩人相逢的憑證。

蕭某去到了襄陽,到處漂泊流浪,靠著製盆、製桶的工技餬口為生。他有時也想回家,但因不滿其姻家叔父的暴虐而忿怒,久而久之,便放下了回家的念頭。

陳氏在丈夫蕭某離去後,毀壞了自己面容以保存貞守,靠著針線活維持生計。當初蕭某逃往外地時,她已懷有七個月的身孕,後來生下了個男孩,孩子漸漸長大。由於叔父的阻擾,不讓他讀書,陳氏就親自教他識字讀書,或讓他偷聽鄰家孩子的塾師講課。

這孩兒很爭氣,學習十分刻苦努力,視苦如樂,終於在二十一歲時由州縣薦舉而考中了進士,起初擔任某縣縣令,嘉靖壬午年,擢升為參議,在荊州建立衙門。但因早年失父的緣故,他經常獨自悶悶不樂,曾想辭掉官職,雲遊各方去尋找父親。

有一年夏天,他母親隔著窗簾看見堂下的一個請來幹活的製器匠,他光著胳膊在工作,上臂露出一條傷痕。陳氏心中疑惑,就叫童僕去問工匠是何處人?工匠回答說是南安人,而且講述了為躲避叔父的嫌棄,而離開妻子出走的原因。陳氏聽到後,便親自出來問他:「你的沾血衣袖在哪裡?」工匠大吃一驚,說:「太夫人如何知道此事?」當即拿出當年一分為二的染血的衣袖出來,與太夫人所藏的衣袖相比,兩塊合而為一。於是當堂大哭,夫妻相認。

陳氏也派人將兒子叫回來,對他說:「這位工匠就是你的父親。」兒子慌忙退後,跪拜在父親膝下。兒子於是替父親沐浴更衣,擺設酒宴,慶祝一家重逢。一家人團聚亦是天意作合,皇天不負苦心守節之人;全城百姓也都知道了這件事,滿城為之歡欣。

資料來源:《後漢書·黃昌傳》、《耳談》

@*#

─點閱【人生之鑰】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