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中大調查指港傳媒公信力續跌

港台跌幅最勁 電子傳媒公信力仍是眾多媒介中最高
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公布2022年本港傳媒公信力調查,當中香港電台跌幅最大,同時在6間電子傳媒中排第二跌至第五。(大紀元資料圖片)

【大紀元2022年08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瑛瑜香港綜合報導)在《港區國安法》陰霾下,市民對傳媒公信力的評分進一步下跌。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公布2022年本港傳媒公信力調查,10分中只有5.44分,是2001年該中心有公布數據以來的新低。

調查在2010年起,隔3年進行一次。2010、2013、2016、2019年,市民對新聞界整體的公信力評分拾級而下,分別是6.36、6.18、5.89、5.71,今年則跌到5.44。今年的調查在6月22日至7月11日,用電話訪問944名18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

至於各間傳媒的公信力評分,比較上次於2019年的調查,香港電台跌幅最大,由當時在6間電子傳媒中排第二(當時第一為Now TV/ViuTV)的6.72分,跌到今年的5.68分,在電子傳媒中排第五。

不過在整體大跌勢下,仍然有個別傳媒的公信力評分上升,在統計學升幅「顯著」的有無綫電視、《經濟日報》、《星島日報》、端傳媒。

以傳媒類別劃分,電子傳媒的公信力仍然是眾多媒介中最高,整體平均分為5.8;網上新聞媒體整體平均分最低,為5.05分;收費報紙和免費報紙則分別為5.18和5.13。

《明報》報導,負責調查的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指,調查無探討傳媒公信力為何下跌,但認為與近年社會事件、多間傳媒停運,以至《港區國安法》實施都有影響。他估計港台評分下跌,關乎其改變節目方針。

港台成政府喉舌

翻查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當局在2021年3月派出沒有傳媒經驗的政務官李百全整頓港台,短短一年多的任期內,審查並抽起多個節目的個別集數,包括《議事論事》、《香港故事》、《卓越教室》等,又設立編輯委員會審查節目。王牌節目《城市論壇》、諷刺時弊節目《頭條新聞》、新聞資訊節目《視點31》、學術性清談節目《五夜講場》等,紛紛停播。多個節目主持亦受大地震影響,例如《自由風自由Phone》主持區家麟遭臨時撤換,《瘋Show快活人》主持曾志豪、貴花田亦被突然解僱。

港台主持、香港外國記者會(FCC)前主席韋安仕(Steve Vines)在2021年6月告別香港電台時,稱「作為一個稍有批判性的人,都會認為不應再留在港台」。他在接受港台訪問時提到,自己一直欣賞港台多年來都嚴守公營廣播機構的角色,即服務公眾大於其「金主」。但他也對現在的香港感到疑慮,他認為現在的港台已經淪為政府機構。

2021年7月起,港台電視31頻道開設「國劇時段」,播放以共軍為背景的劇集。8月,港台更陸續播出央視製作的中共建黨百年節目。◇

責任編輯: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