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澳洲「好鄰日」 邀您一同來慶祝

澳洲「好鄰日」的目的為了鼓勵民眾,鼓起勇氣去跟鄰裡打招呼、串門,在社區內建立尊重和支持的關係。(Jenny Evans/Getty Images)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3年03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盧曉雨澳洲悉尼編譯報導)鄰居送來自家種的有機蔬果、在你度假時幫忙收信;當你正做料理時發現油鹽沒了,去鄰居家借來以解燃眉之急;亦或是鄰居在你喜獲麟兒時送上「百納被」,這些「好鄰居」的溫暖舉動說明了「遠親不如近鄰」的緣由。

現今人們生活節奏忙碌,或許你對這樣熱情友善的鄰居已經很陌生。從今天起,我們可以踏出第一步,一起來慶祝「好鄰日」,讓你和鄰裡之間熱絡起來,守望相助。

澳洲每年三月的最後一個週日為「好鄰日」(Neighbour Day),目的為鼓勵民眾鼓起勇氣去跟鄰裡打招呼、串門,在社區內建立尊重和支持的關係。

今年的「鄰裡日」主旨為「創造歸屬感(create belonging)」,呼籲每個人(包括個人、社區團體、企業以至政府)都能付諸行動,創造社會聯繫(social connection)和促進彼此尊重的關係。

「好鄰日」的創立可追溯至2003年所發生的事件,當時75歲的Elsie Brown在墨爾本家中去世兩年後才被發現。令人深思之餘,也促使非營利組織Relationship Australia的創始人Andrew Heslop設立了這一特別的日子。

Andrew Heslop在Relationship Australia網站上表示,「在山火、水災和緊急事件發生時,我們知道鄰居有多重要。然而,日常中,例如,借出花園工具、收郵件、把垃圾桶收回來或帶小孩去學校,這些小事通常被遺忘了。」

Relationship Australia的首席執行官Nick Tebbey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表示,「研究顯示,有歸屬感的人感到更安全,有助於心理健康,並且保障個人的福祉。」

該網站表示,歸屬感可以是一個人、一個家庭對這個社區或團體抱持的凝聚力,它得知不易。歸屬感需要我們去實踐真正的包容,以及保持相互間的情感聯繫,讓他人感受到熱情(友好),並且營造出尊重諧和的人際關係。

Tebbey進一步說,與鄰裡保持良好關係的人,在疫情封鎖期間「擁有更好的支持,不易覺得孤獨」。

一些原本週末去酒吧喝酒的人們,在疫情期間改到在車道上來一杯,不僅跟鄰裡之間增加更多互動,也讓彼此感到「你並不孤單」(我就在你身邊)。

居住12年都不知道鄰居名字的Mohajerin夫婦,疫情後主動向鄰居提供自己的聯繫方式並提供幫助。

Tebbey指出,Relationship Australia機構的服務處遍布全澳,為需要的人提供幫助,它不僅是要解決孤獨和社會疏離的議題,他們也為在個人關係上遇到困難的人提供免費諮詢,經費由政府提供。

另外,「好鄰日」推動的社會關係,除了你的鄰居,也拓展至家人、朋友和同事間情感的維繫。

Tebbey最後呼籲民眾積極參與「鄰裡日」的各項慶祝活動並上網註冊。他建議,你可以在鄰裡辦個「街道派對、在公園野餐或是只是開始向鄰居說哈囉」,都是讓社區熱絡起來的開始喔。

主動出擊 從你開始

成為好鄰居,或許可以從Relationship Australia網站提供的以下建議開始:

* 害羞的你可以從和鄰居打招呼開始;
* 你也可以在鄰居的郵箱中留下自己的聯絡訊息,可能會很意外的發現,熱情的他很快就來電了;
* 在社區做義工,也可以要請你的鄰居或朋友同行。在一個輕鬆的環境,共同分享經驗和參與活動是開始了解對方的不錯方式;
* 帶上你的咖啡(茶)和點心,在街上或自家花園「巧遇」鄰居。也可以定期邀請鄰居帶上下午茶一起在門口聊天、話家常;
* 鄰居在挖土種樹汗流浹背之際,提供一些小小幫助,鄰居一定會很感激你伸出援手;
* 拿出你不看的書,不穿的衣物或不用的器具,送給有需要的鄰居;
* 每週一兩次,跟鄰居一起出去遛娃、跑步或健身,一起去有趣的活動;
* 偶爾給他人善意的驚喜,在咖啡店幫隔壁桌的人買單。這種善意的舉動會在社區間循環下去;
* 雖然每個人每天都很忙碌,給久未聯繫的家人、朋友打通電話,這種關心會讓人感到溫暖。

增強歸屬感7個小竅訣

* 傾聽:聆聽是增進他人歸屬感最有力的方式。這並不意味你完全同意他的意見,而表示尊重他人說的話以及他們的感受;
* 給予:給予可以聯繫贈與者和收受者兩人之間的情感,這樣的情感聯繫能增強個人的歸屬感;
* 做自己:真實的歸屬感是在對這個世界展現真實的、不完美的自己時出現。個人的歸屬感取決於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的程度;
* 付出:歸屬感是由付出努力獲得的,並需要身體力行。參與自己有興趣的團體、參與各種活動,以及接觸不同志向的人,並尊重他們的想法;
* 接納他人:多看與他人的相同處,而不是不同點。對於新的想法保持開放的態度;
* 富有同情心:傾聽、保持距離和聯繫情感,並且不批評,向對方傳達出「你並不孤單」的訊息;
* 交流而不是挑戰:別人有不同看法時大聲地公開質疑,這樣會讓人們感到受到評判、丟臉和無法交心。而交流則是歡迎對方進行深入的討論、並且製造出傾聽和諒解的友善空間。

責任編輯:劉頌恩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