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

跌倒傷害不容忽視 桃療新策對抗身體衰弱症

桃療職能治療團隊表示,阻力型運動是對抗衰弱的有效運動之一。(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提供)

【大紀元2023年07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全台深感震撼的消息,前中視董事長及文建會主委鄭淑敏突然離世,這也讓人不由得想起幾個月前,台灣歌仔戲國寶陳美雲相同悲劇的身故。根據新聞報導,陳美雲在步行時失去平衡滑倒,結果不幸逝世;而鄭淑敏在美國的住處發生跌倒事故,導致頭部受重傷,最終傷重不治。這些突如其來的悲劇,再次引起我們對長者跌倒問題的嚴重關注,這是一個高風險且不能忽視的健康議題。

桃療使用生物電阻分析儀BIA為慢性精神病患進行衰弱評估,分析身體組成。(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提供)

衛生福利部最新2021年死因統計數據顯示,跌倒已經上升為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亡的第二大主因,每十萬人中,就有24.3人因此喪生。跌倒所導致的身體傷害,嚴重時可導致骨折或頭部外傷,極大增加罹患其它疾病和死亡的風險。有部分長者因為有過跌倒的經驗而過度害怕再次跌倒,因此自我限制活動範圍,日前受到疫情的影響,長者待在家的時間明顯增加,活動量減少,肌肉力量下降,隨著今年五月份疫情解封後,長者活動範圍突然增加,環境的安全性下降,都進一步加劇了跌倒的風險。

桃療職能治療師為病患設計運動團體。(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提供)

為減少這些跌倒潛在的危險,桃療職能治療科進行階段性評估與預防措施。首先,針對慢性精神障礙病患的衰弱症與肌少症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引進InBody儀器,利用生物電阻法(bioelectric impedance, BIA)分析身體組成的體脂肪量、肌肉量、骨重量,與評估身體水分分布,及利用Fried生理衰弱評量找出個案罹患衰弱症及肌少症潛在風險。

其次,桃療職能治療團隊表示,對抗身體衰弱最有效的運動是阻力型運動,搭配有氧運動與平衡訓練、柔軟度訓練,如拳擊有氧、瑜珈、太極氣功、流行舞蹈等,院內利用「健身魔鏡教練」提供個人化的體能活動,依照難易度進行活動分級,選擇合適自己的健身菜單,讓整個體能訓練的過程變得更有趣、更有成效。

該治療成果在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23學術研討會中,以「慢性精神障礙病患衰弱症與肌少症之相關性探討」議題脫穎而出,榮獲口頭報告組別的第一名殊榮。

運用AI輔助體能訓練更有趣味性,大幅提升參與動機。(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提供)

桃療劉玉珍職能治療師根據上述研究與介入成果,呼籲民眾共同關注長者的健康與安全,長者防跌要從生活小細節做起,居家環境、規律運動及用藥,都是可以預防的方法,切勿輕忽跌倒的傷害,桃療希望透過對患者居住環境的檢核和適時的體能訓練等,減少長者跌倒及可能帶來的傷害和悲痛。◇

責任編輯:黃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