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藝傳薪】掌藝無窮盡 國寶藝師談創新

人氣 260

【大紀元2023年07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台灣台北報導)「現在政府說要我們創新創新,政府要的創新我不知道是什麼。像以前是騎馬,現在是騎摩托車,這叫創新嗎?」演出掌中戲超過一甲子的陳錫煌對《大紀元時報》說:「傳統的東西很好,但不是每一個都那麼好,不好的東西我不要,我把好的東西加進去,讓它更完整,這是我的創新。」

台灣國寶級掌中戲演師陳錫煌給自己立下「傳藝未完成,誓願老不休」的座右銘(黃捷瑄/大紀元)。

「掌中戲」俗稱布袋戲,約在十九世紀中葉隨著福建的移民、藝人傳至台灣。其主角是配合手掌大小,寬、高都不到一尺,略呈正方形的戲偶。形如廟宇,寬四至六尺,深不及兩尺的彩樓,是為戲偶量身打造的舞台。

「一人談笑千古事,十指弄出萬軍兵」這句出現在彩樓上的對聯,意味著主演雖然有一到兩位的「助演」(二手)協助操偶,但他需要演繹所有角色的口白,操偶時要允文允武,左右開弓,呈現生(男)、旦(女)、笑(笑生或丑)、花(淨)、下七角仔(七種下階層的人物)的各種姿態,同時指揮包含鑼鼓管弦的後場,在彩樓的「走馬板」(偶的地平面)上演繹歷史傳奇、俠義故事。

這種以台語口白、現場樂團、小型戲偶及操偶技巧為特色的傳統戲曲,誕生於廟口的外台戲演出。自從1970年代電視布袋戲風靡全台,趨向動漫造型的戲偶及東西洋音樂混用的配樂取代傳統布袋戲的形象之後,掌中戲逐漸淡出商業舞台,現在是受國家保護的文化資產。

陳錫煌是台灣唯一獲得「重要傳統藝術布袋戲類保存者」、「古典布袋戲偶衣飾盔帽道具製­作技術保存者」兩項國家級登錄的掌中戲演師。他通曉掌中戲的每個細節,致力於使其「更完整、更細緻」,提升劇種的藝術性及價值。

今年93歲(1931年生)的陳錫煌,及至他這一輩,家族三代以掌中戲為業,其父親李天祿(1910-1998)在他出生的同年,創立了近代最知名的劇團之一--亦宛然。「亦」字形如戲偶,意指「也」,取戲偶栩栩如生,宛然如真人之意。這到今天仍然是陳錫煌對掌中技藝的終極追求。

「尪仔(偶)請出來就是要代表人。」陳錫煌講到操偶時,總是用「請」這個動詞,「我把偶當成人,而不是把他當偶。把他當偶,他可能不高興給你請。」人的走路、行為要端正,因此操偶的第一課亦是把偶請得「正」。

父親的身影

在傳統戲曲興盛的年代,李天祿就以大膽創新聞名。1935年,他曾以活動布景,配合燈光演出《李世民遊地府》,與當時戲金最高的戲班盧土水「宛若真」、許天扶「小西園」同場較勁,吸引了最多觀眾,從而晉升一流戲班之列。

日治初期,兩岸交流未完全斷絕,帶著清代宮廷氣質的中國京班在台灣的戲院駐點演出,掀起熱潮。熱愛京劇的李天祿被其完整的套路、更為緊湊的鑼鼓點所吸引,將京劇的後場、口白、唱曲用於布袋戲;京劇臉譜、服飾、盔帽也用於戲偶的造形。

戲偶的台語口白說著說著,會來一段京劇唱曲,這種特殊的風格被稱為「外江派」。外江係外來劇種之意,盧土水、許天扶也深受京劇的影響,這使外江派成為北部布袋戲的特色。

工藝實力成就「亦宛然美學」

陳錫煌的戲偶承襲了源自福建泉州的古典細膩品味。圖為2023年2月12日,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在台北演出《小八義-八卦連環陣》,主演:李奕賢。(黃捷瑄/大紀元)

李天祿在建立「亦宛然」時,蒐羅了上千個戲偶,留下主要來自泉州的精品,因此陳錫煌和弟弟李傳燦(1946-2009)從小就在耳濡目染中繼承了這種古典細膩的品味。

由於泉州製作的偶頭道具時而斷貨,頭戴也非常昂貴,因此李天祿要求他們兄弟能演能做。李天祿在1993年撰寫的文章〈情緣、戲緣、師生緣〉中提到:「亦宛然」秉持會演出必會做道具,大從雕刻、木偶、手、腳、頭盔、衣服,小至刀、槍等全是自己來,因演出必須自己做道具較合適,若假借別人,就不大適合,所以做一個藝人具備條件需有耐心的研究技藝、口白、劇本、道具、音樂及隨時觀察人、事、物,甚至三教九流,才能揣摩出各種動作語言。

陳錫煌被師兄弟暱稱為「萬能的」,這種從做到演,從「形而下」貫穿到「形而上」的能力,成為陳錫煌實現創意的基礎。

自創劇本與「金光戲」之名

1940年代中期,「亦宛然」以同時期的通俗小說為藍本,演出持續數年不墜的少林寺系列。某次小說「斷版」,李天祿首開先例,請陳錫煌的漢學老師吳天來擔任排戲先生(相當於今天的編劇),來接續情節。

排戲先生會依據觀眾的反應決定劇情的發展,也會結合主演的特長加以發揮,結果比原著還受歡迎。自此,掌中戲劇本脫離歷史章回小說的框架,也就是後來所謂的「金光戲」的雛形。

「金光戲」盛行於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中期,特色是劇情、角色天馬行空,戲偶造形千奇百怪。其中最著名的戲齣是由吳天來與新興閣二代鍾任壁合作的《大俠百草翁》,該劇在劇院連續演出了兩千多集。

「金光戲」的名稱原初指的是劇本的類型,而不是特定的表演模式。陳錫煌告訴《大紀元》,是記者聽錯,把「氣功戲」寫成了「金光戲」,神佛才有金光,因此金光戲不是正確的說法。早期吳天來為「亦宛然」排戲時,背景為少林寺,主角身負內功或氣功,因此得名。

觀音菩薩出現時,白色及黃色的布條代表神佛的金光。圖為2023年2月12日,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在台北演出《西遊記-火雲洞》,主演:陳冠霖。(黃捷瑄/大紀元)

陳錫煌在演示氣功對打時,兩個偶隔空交手,不碰到對方,但透過偶的動作,兩個偶之間似乎有無形的力量傳遞。

現在談到「金光戲」普遍指的是聲光效果、大型布景、東西洋音樂唱片的使用,事實上這些元素在過去基於表演效果或政治因素,很早就被劇團吸納與運用,但沒有固定的模式。不過在1949年、二二八事件之後,國民政府禁止外台演出,多數劇團轉向內台表演之後,這些元素因為表演空間及商業模式的改變得到進一步強化。至於大型戲偶也是為了能讓戲院後排觀眾能看清才放大的。因此有關金光戲的許多概念,是隨著布袋戲由外台轉入內台而被後人疊加的。

金光戲偶(右)比傳統戲偶(左)大了一截。圖為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2月12日在台北演出《火雲洞》(大紀元合成)。

1970年代電視布袋戲成為主流,東西洋音樂混用、大型戲偶的表演形式進一步深植人心。在這樣的演進及對比下,有利於表現操偶技巧的小偶,能配合主演即興演出並具有傳統戲曲韻味的鑼鼓管絃,一人口白,還有廟宇造形、適應戲偶大小又便於移動的彩樓,逐漸化約成現在人們所認知的「傳統」或「古典」布袋戲特徵。事實上,即使像鑼鼓管絃的「傳統」,在布袋戲的發展中也是經過南管、北管、京劇的多方嘗試,才沉澱出今天的樣貌。

對於布袋戲從傳統到現代的演變,「宛然派」是保留的。

「傳統與現代不一樣的地方很多,科技不能叫創新,有些人去研究科技,這沒什麼有趣的,南部的劇團靠電力製造聲光效果。」對陳錫煌來說,大型的金光戲偶無法呈現小偶的細膩身段,「以前南部也有很好的操偶技術。現在的(大)戲偶太重了,偶請不正。偶沒有必要變大,台北還是一樣用小的偶在演。看不到偶看什麼呢?認衣服,主角都有特定的服裝顏色。有些人看偶頭認不出來角色是什麼,就是認衣服。」

教學相長 研究不懈

李天祿的故事曾被電影導演侯孝賢搬上大螢幕,這部《戲夢人生》在1993年獲得坎城影展的評審團獎。如果說李天祿有明星般的氣質,陳錫煌則像熱愛研究的學者。

「我到五、六十歲才知道,掌中戲是可以一直研究的東西。我覺得布袋戲可以再進步。」陳錫煌說。

陳錫煌指的是1984年,眼看傳統掌中戲就要覆滅,在李天祿的支持下,「亦宛然」的前後場老師義務到板橋莒光國小開啟承傳教學。因為教學,陳錫煌開始想怎麼教學生,問自己:「動作如果改一改,會不會更好?」

其實陳錫煌從小就是個樂在觀察,然後動腦筋研究的人。

《掌藝遊俠》記載了一段極富戲劇性的故事,陳錫煌19歲擔任李天祿的二手時,一次疑拿錯戲偶引起父親勃然大怒,拔起鼓架砸向陳錫煌。雖然陳錫煌跑得快,逃過一劫,但一度灰心改行賣水果。李天祿的拜把兄弟--西螺新興閣班主鐘任祥知道此事後也為陳錫煌抱屈。陳錫煌後來到南部投靠「祥叔」一段時間。

他觀察到祥叔請小旦婀娜多姿,於是揣摩其中的技巧,改進小旦走路的姿態,讓「她」抬腿走路,並為戲偶加上長髮,發展出從照鏡、整妝、看鞋、就坐、梳頭、甩髮、起身、回頭的一整套眼神與動作,來展現女子的溫柔婉約。

在偶戲的世界裡,翻、轉、跳躍等對人來說高難度的動作其實相對容易;看起來很平淡的走路、拿書、寫字反而困難。陳錫煌特別重視細節,例如南部的偶走路會走一步頓一下,但是人不會這麼走,陳錫煌將其改成連貫的動作。有老戲迷形容,「煌師請尪仔,特別『軟Q』」。

這只是陳錫煌「創新」的一小部分,小生開扇、老人抽菸、跳加官翻動寫著吉祥話的加官條,經過他設計專屬道具,動作都更加豐富生動。南部戲班擅長的拳腳招式,只要好看,陳錫煌就學起來,然後加以發展。但這些細節不說,一般人很難看出來。

「我請尪仔怎麼樣呢?雖然跟人沒有十分像,至少還有八分、九分。」陳錫煌自信的說。由於戲偶並不大,因此過去「聽戲」的重要性大於「看戲」,陳錫煌曾經編一齣沒有口白的《巧遇姻緣》,完全以偶的肢體動作及後場音樂來開展劇情,這意謂著將操偶的技藝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如果(演師)對偶戲沒興趣,有錢賺就好了,工夫不會進步,總是用原來的東西。」陳錫煌形容傳統是「酵母」,「有舊的才有新的」,「我創新創什麼新呢?傳統有不好的地方,我把它調整到更好,我的創新就是這樣」。

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的主演陳冠霖透露,老師的日常是看動物頻道,觀察鳥怎麼叫,老虎怎麼動,看葉問的武打招式,「他每天都在想,怎麼樣讓布袋戲更好」。

「藝」力驚人 走向世界

陳錫煌在傳統戲曲中鍛煉出的「藝」力是驚人的。2001年,他受到台原偶戲館館長、荷蘭偶戲學者羅斌的邀請擔任「駐館演師」,開始了七年與劇場編導及外國偶戲團的合作。

導演伍珊珊形容:「陳師傅讓我看到藝術家的創意能力,他永遠安靜的在那裡,隨時準備好了,你導演需要什麼,只要給他一個結構,他就有辦法給你內容,而且表現出來的東西,超乎你的想像。」(註1)

對於最看重「藝」的陳錫煌來說,劇種的進步不在於變或不變,而在於用心不用心;傳統不是不能改變,而是在了解劇種特性的基礎上,在明確終極目標的原則下,以提升技藝為核心的改變。

傳統與創新並存

七年出國三十多次,足跡幾乎踏遍全球之後,陳錫煌不免感慨,懂得文化的外國人,願意千里迢迢來看戲,但傳統戲劇在台灣卻非常弱勢。憑著一股「藝術的東西不能給外國人看不起」的志氣,2009年,陳錫煌以自己的名字成立「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

「國家要有文化才會強。」陳錫煌說:「如果我們文化很強,外國人都知道『你們台灣很有文化』,大家都會來親近。」

他給自己立下「傳藝未完成,誓願老不休」的座右銘--活著一天就研究一天,活著一天就把這門技藝傳承下去。他堅持:「傳統的東西很好,要創新可以,但沒有傳統的東西絕對不可能有新的。」

台灣的布袋戲有許多流派,各家有其拿手絕活,在商業競爭中「留一手」也無可厚非。但對於陳錫煌來說,「留一手」沒有什麼意義。為了讓學生看清他的手部動作,他用薄紗做成偶身,並且不厭其煩地示範動作給學生看,直到學生掌握要領為止。

學布袋戲十幾年的陳冠霖說,「陳老師真的是很大方,不怕你學。我以前也問過其他老師,反正他就是打一次給你看。老師我可以再看一次嗎?沒有了,就一次。可以錄嗎?不可以錄。他就這樣教你了啊!陳老師不是,師父你手是怎麼做的?他就比給你看,他真的不怕你看。陳老師真的是很無私的在教學。」

除了傳承老東西,陳錫煌也總是鼓勵學生持續學習與創造,這份熱情也鼓勵著學生一起前行。

「動作這種東西,要一直精進」,陳冠霖說:「師父講要每天進步,雖然教你武戲這樣打,但是你也可以參考人家電視上的武打怎麼做。就是把一些身段動作加入到你的戲裡面,自己去思考」,「他每天都有新的知識跟你講。師父都一直在進步,那好像我們也不能停止,我們也不能有中斷」。

帶領英國挺過二次世界大戰、非常喜歡畫畫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曾就傳統與創新表示:「缺乏傳統的藝術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缺乏創新,便是殘骸。」(註2)傳統及創新必須同時存在,藝術才能經得起時代的考驗。頂著時代的逆風,陳錫煌不僅承傳技藝,他對創新的堅持,也深化了這門技藝的價值。

培養觀眾「很難」

陳錫煌指導的藝生吳榮昌(弘宛然古典布袋戲團)、黃武山(山宛然劇團)、陳冠霖、陳韋佑(彰藝園掌中劇團)每年都在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園區演出二十幾場。但從教育到社會的整個環境,對傳統戲曲都不是太友善。小朋友對台語是陌生的,人們對鑼鼓鎖吶的音響是迴避的。

從農業到工商業的時代劇變,陳錫煌的感受特別強烈:「以前大家愛看連本戲、連續劇。今天艋舺,明天稻埕,人會追著看,所以人會越來越多,那是農業時代,差不多六、七十年前,大家會互相邀約。現在沒有了。」

就連過年的氣氛也漸漸淡薄。「以前舊曆年過年是非常非常熱鬧,鞭炮、鑼鼓、乒乒砰砰,熱鬧到天亮,現在的人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肅靜。」他感嘆:「現在的人不一樣了。時勢不一樣了。」

台上熱鬧滾滾,如果戲台下沒有觀眾,構不成一個健康的、能讓戲曲生生不息的環境。但即使學校辦理傳統戲曲的推廣活動,「點」的接觸也很難與傳統戲曲所需要的耳濡目染相提並論。因此不止培養新一代傳承技藝難,連培養觀眾都很難。

「觀眾很難培養,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培養。」陳錫煌搖搖頭說:「培養需要很長時間,要培養到小孩子聽得懂台灣話很困難,所以文化部和教育部要合作,不合作不行。從小孩子開始,教他們台灣話,讓他們聽得懂,孩子才會看。孩子一般到三、四年級就知道了,從小一直教一直教,一直給他看,看久了他自然會有興趣。」

傳統文化既接近又遙遠

對於傳統文化的流逝,侯孝賢曾就《戲夢人生》談到:「透過這部電影,我在試著探索台灣失去的傳統文化的價值……我們已經遠離自然,人變得像木偶一樣--他失去了做自己主人的力量。『木偶大師』(《戲夢人生》英文片名「The Puppetmaster」直譯)代表了我對我們文化喪失的哀嘆。」(註3)

2018年,以陳錫煌為主角的紀錄片《紅盒子》上映,該片導演楊力洲將偶衣之下那雙堅毅的手呈現在大銀幕上。一些年輕人第一次看到台灣有如此精緻又精湛的技藝。

在2017年的首映會後,楊力洲說:「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有沒有信心,靠自己的力量把她(掌中戲)留下來,或我們還要漠視多久,目睹表演藝術的崩毀。」

很幸運,在老藝師、文化界、新生代的努力下,今天看到的掌中戲或許並不是「最後一眼」,只是從大眾變小眾,從主流變伏流。這個根植於常民社會的傳統戲曲,以其民族特色、人情義理、即興幽默,還有數百年累積下來的深厚技巧,吸引了一批不離不棄的戲迷。這樣的傳絲文化猶如存在於現代人的指縫間,既接近又遙遠,等待人們去發現,去接觸。◇

註釋:
註1:《掌藝遊俠》,頁130。
註2:轉引自奇美博物館《時代的臉孔》肖像畫特展。
註3:轉引自維基百科「戲夢人生」詞條,原出處Chiao, Peggy Hsuing-ping. History’s Subtle Shadows. Cinemaya. Autumn 1993, (21).

參考資料:
*《人間百年巨匠:民族藝師李天祿》,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6年。(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郭端鎮,《掌藝遊俠—陳錫煌生命史》,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0年12月。

*吳佩佩,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陳錫煌」詞條。(網址: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4052)

*陳錫煌大師的學思歷程,2016年3月22日,YouTube頻道《臺大演講網》。(網址:https://youtu.be/Nt1hjRzil1g)

*《紅盒子》映後座談,2017年11月11日。金馬獎YouTube官方頻道《TGHFF》。(網址:https://youtu.be/S3GPc2TNnO4)

延伸閱讀:

*煌師掌中戲學校|《巧遇姻緣》
https://youtu.be/wmrDuyfXEig

*陳錫煌布袋戲|《濟公傳》
https://youtu.be/_6YMH38nzfY

*一起來追劇:「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henhsihuangpuppet/

責任編輯:施暮羽

▶▶更多【掌藝傳薪】專題文章

相關新聞
赴中參訪一帶一路 台灣私校恐遭紅色滲透
統測週末登場 若遇地震將依三原則因應
保障身障生升學 大專明年起須提供甄試名額
組圖:傅申教授古書畫鑑賞題跋紀念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