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

誰發明了裝配線?(上)

Ford現時的裝配線。(Ford圖片)

【大紀元2023年08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玉山編譯報導)20世紀初,工業界一項突破性的創新永遠改變了製造業的面貌:裝配線。在這個系統中,產品沿著生產線移動,沿著裝配綫安置的不同數量的工人執行不同的特定任務,最終完成產品。裝配綫的概念是將復雜的流程分解為更小的、專門的任務。

雖然裝配線是亨利·福特和T型汽車的代名詞,但它是在其他人的工作基礎上構建的。那麼裝配線是誰發明的呢?這個概念實際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工業革命時期。

裝配線的起源

裝配線並不是從亨利·福特開始的。學者莫里斯·基爾布里奇和萊昂·布里奇斯在《勞動分工的經濟模型》中對裝配綫概念的解釋,「雖然技術分工是現代工廠體系最明顯的特徵,但它是一種遠早於工業革命的古老而自然的現象。」

然而,福特公司對裝配線系統的貢獻是開創性的。福特希望創建一個高效的生產流程,以降低成本並提高生產效率。

1913年,福特公司位於密歇根州的高地公園工廠首次推出了移動裝配線。該移動裝配線通過使用傳送帶將汽車底盤從一個工位移動到下一工位,福特工程師可以將裝配過程分解為衆多連續的任務在移動裝配綫的不同工位。

每個裝配線工人負責一項任務(有時是兩項),例如安裝特定組件,汽車底盤沿著生產線移動從一個工位移動到下一個工位,在那裡一組新的工人將完成後續步驟。最初為該生產線提供動力的是滑輪系統,後來成為移動鏈條機構。

可互換零件和移動生產綫以及專業工人的使用改變了汽車工業的現狀,使得汽車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進行大規模生產。這個過程使得在當時以90分鐘內製造出一輛T型車成為可能。汽車的價格也從1908年的825美元下降到1925年的260美元。

其他行業,如肉類包裝行業,食品製造業,以及其他一般製造業,也逐漸開始採用了裝配線。

可互換零件和裝配線

裝配線最重要的特徵之一是零件的互換性,或者按照精確規格製造的零件。這使得它們可以在產品或系統中輕鬆交換或更換,而無需定制安裝或調整。軋棉機的發明者伊萊·惠特尼(Eli Whitney)通常被認為是這一創新工藝的發明者,但這在歷史學家中存在爭議。

移動裝配線如何影響工作日

引入裝配線系統後,福特推出了5美元工作日制,每個工人每天可以拿到5美元的工資——這是當時工業界平均工資的兩倍多。裝配線還幫助縮短了工作時間一小時;因爲以前工人的日程安排更加難以預測。

雖然福特也實施了5天工作日(儘管並非每個工人都是如此),但這傢公司並沒有製定每週工作40小時的規定。當時,工會和工人還在一直為爭取減少工作時間而鬥爭。(下週續)◇

責任編輯:鍾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