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最低時薪若20元 卑詩小業主:將大幅漲價

報告稱,20元時薪的生活工資將使近60萬家小企業面臨無法獲得利潤的風險。(Shutterstock)
人氣: 8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4年05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君成加拿大溫哥華採訪報導)週三(5月15日),加拿大獨立企業聯合會(CFIB)發布報告,警告若在加拿大各地強制實施時薪20元的生活工資,將使加拿大整體經濟不得不額外支出449億元,並使近60萬家小企業面臨無利潤的風險。

「每小時20元會把人逼到絕境」,小企業主艾瑞克(Eric,化名)對《大紀元時報》記者說,「如果他們這麼做了,人們最好做好準備,一切可能要大幅漲價,比現在的價格翻一番,這是會發生的事。這太瘋狂了!」

報告:強制20元時薪 近60萬企業或倒閉

加拿大獨立企業聯合會(The Canadian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CFIB)在報告中表示,20元時薪的生活工資是「多個組織正在考慮的一項提議」。

這份題為「負擔能力、最低工資和生活工資:為小型企業取得平衡」的報告分析了該時薪會給加國經濟及負擔能力造成的影響,並指出傳統的「最低工資」和「生活工資」政策無法解決生活成本上升的根本原因,同時增加了小型企業的經營成本。

報告稱,最近的最低工資上漲已經迫使60%的小型企業提高工人薪酬,超過半數小企業被迫加價,加劇了通脹壓力。

此外,31%的小型企業不得不減少年輕和非技術工人,25%的企業減少崗位。

如果再強制20元時薪的生活工資標準,加拿大整體的經濟將不得不額外支付449億元,使近60萬家小企業因無法盈利而瀕臨倒閉。

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資和生活工資政策並沒有立足於經濟現實,該報告CFIB的政策分析師碧翠絲‧阿卜杜勒‧阿齊茲(Beatrix Abdul Azeez)表示。

「政府應擺脫這些生硬的預測和計算工具的依賴,應採取新的方法,以確保工人能夠應對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同時保證小企業不會承受不公平的負擔。」她說。

「加拿大的生活成本危機需要一個更有效的框架:確保租金、食品和天然氣價格負擔得起且穩定」,CFIB卑詩省和西方經濟政策主任傑羅‧尤尼斯(Jairo Yunis)補充道,「同時通過減稅向工人和小型企業提供支持,這對於解決加拿大的負擔能力衝擊大有幫助。」

食品店老闆呼籲減免稅收

「我們要繳納多少CPP(Canada Pension Plan加拿大養老金)和EI(EIemployment insurance,僱員保險),我們要繳納多少銷售稅,我們要繳納多少設備購置稅。這些都是重要的因素。」艾瑞克說。

他認為,最能給予小企業支持的方式,就是減免稅收。

艾瑞克在溫哥華島經營一家肉食和奶酪品商店,目前有四名員工,其中一位是全職。

在聽聞有組織在推動強制20元時薪後,他說「你知道卑詩省有多少餐館面臨倒閉嗎?卑詩省有85%的餐館現在都沒有盈利。」

「如果你把最低工資提高到這個水平,他們就會關門。他們代表了146,000名勞動力。」他說。

他理解,提高最低工資的初衷是讓人們手頭的錢多一點,但這樣一來,勞動力工資漲了,商品價格也不得不跟著漲。「比現在的價格翻一番,這是會發生的事。」他說。

目前他的困難是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手短缺、顧客少。「人們只有那麼多錢可花,我們是一家高端商店,(而)人們能花的錢就這麼多。」他說。

「我們的勞動力成本變化很大,大概占總成本28%」,他說,「過去五年裡,我們的房租漲了一倍多。成本到處都在上漲。」

他也已經從整體上考慮了自己的經營模式,努力開展營銷和節約成本。「減少或改變工作時間對我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他說,因為店裡的生意哪天更好沒法預估,「我只能安排好我的員工,讓他們在不忙的時候做準備工作。」

目前政府的補助金政策,他大概有一半是不符合申請條件的,以至於他已經不想再投入時間關注了。不過,今年他的保費下降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給小企業喘息的機會。」他說。

「更好的激勵機制,更好的資助,更好的補助金,以及更多的人員幫助。」他呼籲道。

「(通過提高最低工資)幫助別人,我想是一把雙刃劍」,艾瑞克說,「(雖然)我說不要實施每小時20元的最低工資,但說到底,人們的生活還是很拮据的。」

20元時薪倡導者:有助經濟

倡導幫助家庭維持生計的非營利組織家庭生活工資運動(Living Wage for Families Campaign)去年發布的報告指出,在大溫地區,維持一個四口之家正常生活開支,在父母雙方都工作的情況下,每小時最低需賺取的生活工資應為25.68加元,較2022年增長6.6%。

該報告稱,在維持相同生活水準的情況下,大溫地區的家庭要比上一年多花費逾4000元。

據Global News報導,工人行動中心(Workers’Action Centre)的迪娜‧拉德(Deena Ladd)倡導每小時20元的最低工資標準,她認為,人們口袋裡的錢越多,就會有越多的現金回流到經濟中。

「如果人們手中僅有的錢只是用來支付基本的房租,而沒有足夠的錢去當地餐館或購買許多產品,那麼包括企業在內的所有人都會受到影響。」她說。

漢密爾頓減貧圓桌會議主任湯姆‧庫珀(Tom Cooper)說:「當員工能夠負擔得起體面的生活水準時,他們的經濟壓力會減輕,身心健康會得到改善,工作滿意度也會提高。」

「這可以提高員工的士氣,降低離職率,從而為僱主節約成本。」他說。

最低工資到底應該是多少?

今年4月,加州20元時薪立法生效,引發大型連鎖快餐店的食品漲價及裁員。

資深時評人士、美國常識學者方偉說,20元時薪會導致最窮的人、技能最低的人和最沒有經驗的人失業。「因為企業老闆要花20塊錢來僱,他絕對不會僱這些人。」

「本來你想照顧他們,卻導致他們沒有工作,沒法生存,這就是直接的結果」,他說,「他們的工資會歸零」。

「工資就是勞動力成本,把勞動力當作一個產品的話,工資就是勞動力的價格。所以應該怎麼定,就是讓市場中的工人和企業雙方自己定,什麼價錢都可能。」

方偉舉例說,假如市場的平均工資是15元/時,家裡的小弟想賺點零花錢,他5塊錢也可以;有的無家可歸者沒有任何技能,可他不想做homeless,也想賺點錢,那麼有的企業家就可以給他一個工作,3塊錢一小時也行,慢慢技能好之後再提薪;有的新工人不可能上來就是平均20塊錢,他技能不夠,所以很可能從10塊錢開始,過兩周看情況再調整。這樣,這些不同水平的勞動力都後機會開始工作,這也是企業家的自由。

但如果設立最低工資,就等於把最低工資以下的勞動力機會給砍掉了,而對於僱主來說,低成本創業變成不可能。

「所以小企業很容易關門」,方偉說,「因為剛剛開始的小商業,他真的是沒有那麼多的錢去付工資,他肯定是挑一些他可以付得起的人來做,直到他變得強壯,變得利潤更高才行。」

所以最低工資到底應該是多少?他說:「最低工資應該是零。」

「如果你把它定下,不論是15塊還是20塊,你就砍掉了15塊或者20塊的整個市場的下半截。」他說。

「你傷害的是工資最低的勞工,讓他們沒有工作;你也傷害的是企業,讓他們沒有這一段運作的空間,特別是微小型企業」,他說,「所以帶來的就是裁員,裁員就是減少工時,然後帶來漲價。」

「傷害的是整個社會,整個經濟。」方偉說。

CFIB建議政府採取措施

‧ 通過減少其他稅收和工資成本(如小企業稅率、CPP、EI、健康/教育工資稅等)來減輕最低工資上漲對小企業的影響。

‧ 建立可預測、透明、反映市場狀況並考慮經濟影響的最低工資設定流程。

‧ 將最低工資調整與私營部門工資增長或工資中位數的預定百分比聯繫起來。

‧ 通過制定增加住房供應、降低能源稅以及消除省際和國際貿易壁壘的政策,解決負擔能力危機的根源。

‧ 通過降低個人所得稅稅率、增加個人基本金額和擴大稅收抵免,為弱勢工人提供有針對性的財政支持。◇

責任編輯:李盈

評論